楊鬥文(1903~1931) 原名世校,字豔芳,武陽螺石寨人。少年就讀於贛 州江西省立第四中學。畢業後,在瑞金私立綿江中學任教,受共產黨人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投身革命。1928年冬,楊鬥文同楊世沂一起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春,他和楊世沂等人建立武陽黨支部,組織農民暴動打土豪分田地,深得民心。4月29日,隊長楊鬥文、政委楊世沂率領暴動隊主力200餘人,在武 陽螺石圩排子腦舉旗暴動成功,當即成立農民協會。30日,武陽暴動隊與安治、九堡、仰山等地暴動隊聯合行動,攻克瑞金縣城。同年5月,全縣工農武裝統一組 成紅軍第二十四縱隊,楊鬥文任縱隊參謀長。8月,改編為工農紅軍二十二軍第四縱隊,楊鬥文任縱隊長,率領部隊轉戰江西、福建等地,屢立戰功。
1930年9月,楊鬥文指揮著名的合龍戰鬥,全殲石城靖衛團賴世琮部800餘人,繳槍400餘支,賴世琮被擊斃,大獲全勝。10月,奉紅一方麵軍總部命 令,紅二十二軍撤離贛南,轉戰吉安等地。12月,楊鬥文率部回師寧都,在黃陂集結整訓,待命參加第一次反“圍剿”。1931年1月,楊鬥文被誣為“AB 團”分子,在寧都黃陂不幸遇難,時年28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楊平11916~1977) 曾 用名楊鳳山,武陽鎮鬥文村人。1931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機槍連通訊員, 紅一軍團二師二團三營通訊班長,五團二營四連政治指導員、四團二連連長。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五團三營十二連連長,中國人民抗日 軍政大學第五期三大隊組織幹事,一二○師七一六團三營營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副團長,第一野戰軍三縱隊五旅十四團團長。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八軍副軍長,濟南軍區洛陽步兵學校副校長。1950年西北軍政委委員會授予人民功臣勳章。1953年1月,朝鮮民 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勳章。1956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三級八一勳章。
楊亞中(1916~1984) 葉坪鄉田塢村人。1931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 爭時期,任紅軍獨立團戰士,獨立第三師第六團宣傳員,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三團一營三連班長、排長。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延安軍政學院學習。曾任聯防軍政治部保衛部三科科長,三八五旅政治部保衛科長,聯絡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東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長兼軍法處長,四十六軍一 三八師政治部主任,軍委情報部政治處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大使館武官,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 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政治部主任、黨委副書記,航天工業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副書記、紀委書記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 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楊遇春(1908.3~1991.5) 字柳青,武陽楊屋前人,國民黨員。雩水中學畢業,考入江西省立 農專。畢業後,投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隨營,學業屆滿,任獨立第七師排長。1929年父病故,回鄉奔喪期間,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委任要職,在閩西一帶擴充隊 伍,指揮第三次反“圍剿”有功。1933年2月,國民黨軍隊對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楊遇春在福建泰寧投蔣。受蔣軍優待,委任閩、粵、贛三省剿共總顧 問,參加蔣介石指揮的對紅軍實施第五次“圍剿”,旋調南昌行營參議。1935年入國民黨中央軍校高教班受訓,1937年委為國民黨第十九集團軍遊擊副總指 揮,後改任江南挺進軍總指揮部代總指揮官之職,在蘇、浙、皖邊區建立抗日根據地,奮力抗擊日寇。1938年秋,部隊改編,調任江西遊擊副總指揮,兼第九戰 區廬山地區指揮官,指揮百餘戰,殲滅日寇4300餘人,傷敵700餘人,繳獲槍械580餘件、大炮5門及一大批物資,大挫日軍囂張氣焰,被譽為“英勇抗戰 的廬山孤軍”,獲雲麾四等勳章和光華甲級獎章等,升任江西省第九行政區專員兼保安司令。1944年出任江西省緝私處長,同年調任國民黨別動軍第二縱隊指揮 官。抗戰勝利後,楊遇春調任交警第二總隊總隊長。1947年秋,楊遇春時任交警第三旅少將旅長,率兵進入北寧路、塘沽一帶與解放軍為敵,1948年轉移至 浙贛鐵路沿線,1949年夏退往福建泉州,10月經金門赴台灣,定居台灣省,1991年5月病故。
楊誌宏(1916.9~1993) 曾用名楊榮祜,沙洲壩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遊擊第 一支隊勤務員,中國工農紅軍學校勤務員,彭楊步兵學校青年隊學員,中央軍委一局二科科員,紅四方麵軍第九、三十、三十一軍軍部科員。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 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部參謀,八路軍前方總司令部股長,延安中央軍委一局科長,中共中央秘書處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新聞處政治委員。中華人民 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軍委技術部三局副政治委員,成都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顧問。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 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