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南海迷局(2 / 2)

原本南海諸島也曾是一些世外桃源,直到幾千年前的大陸上的正道修士對邪惡程度與日俱增的魔道再也無法忍受之後的一次大圍剿,那算是修真界幾萬年來唯有的幾次大波動了,數萬正魔兩道修士持續數年的大戰,最後魔道幾乎被趕盡殺絕,殘餘邪修隻能倉皇逃路,直至南海諸島易守難攻,外加遠離大陸這才讓正道修士放棄了追捕,畢竟大戰末尾正道人數雖多,但也沒多少一戰之力了,自此正魔兩道隔海相望便成了定局。

當年的大戰正道自有魁首冰池逍遙仙子坐鎮,殺的冰池在江湖地位再上一層樓。散亂的魔道門派在戰鬥早起沒有形成有效的聯盟,為戰敗埋下了陰影,一直到正邪大戰最後幾年,魔道眾人才冒出個被正邪兩道都稱為魔帝的怪物,生生把戰爭延長了數年,但終究前期損耗過巨最後寡不敵眾之下帶領殘餘部隊選中地理位置易守難攻的南海諸島為據點才算保留住了魔道火種。

火鳳七俠與南海的關係則源於每個修士一生都必須完成的第一次曆練——下山遊學。

大陸上的門派,不管有錢沒錢,山門是大是小,都有一個累積萬年的教學經驗,即遊學,遊學的時辰都有各自師傅定奪,下山時的年紀有大有小,決定因素就是師傅覺得這熊孩子具不具備下山的能力,如果還不夠成熟,即使年過半百都不會放人的。

這種曆練對於從小就在山上長大的小修士來說毗益頗多,各自的師傅也是存了不同的心思,徒兒下山遊學的任務,通常就是用來磨練心性的最初一道關卡。山下的人生可不比山上,這鍋子麻辣燙酸甜苦辣味味俱到,小修士大多性子單純又滿腔熱血,對於山下的種種都保持著極高的好奇心,人在年輕的時候多經曆些事兒絕對沒壞處,但還是那個理兒:優點同時往往也是缺點。每個人生來都注定了要走不同的道路,有些人一路坦途,有些生來怯懦,在遊學途中卻看到的多是人間真情,隨機獲得了愛的力量,彌補了先天性格上的缺陷,那些膽小但善良的孩子在獲得了愛之後往往能在關鍵時刻化愛為力量勇敢起來戰勝艱難,同時也收獲了自信。

遊學的好處可不止這點,更重要的還是對修為境界的提升,提升境界需要大量的感悟,感悟天地間無處不在的法則,而這些法則往往就藏在尋常百姓家,遊學時能見到的種種都是修仙路上的寶貴財富。一朝得道,回山時師傅隻要見到徒兒精神氣兒都煥然一新,就會露出欣慰的笑容歡迎弟子回山深造。

凰仙視七俠為中興之主不是沒有道理的,七人下山遊學時年僅二八年華,每個人身上都有那種隻在天才身上才獨有的聰慧和傲氣,當年還不是掌門的火鳳子就是他們的師傅,然而放他們七人一起下山反而成了他這一生的汙點。

當時距離正魔大戰也有兩千餘年了,江湖上又淺淺的飄過一些魔道的氣息,火鳳子為了磨練七人的心性外加對七人的實力有著絕對的信心,就派出七人下山遊學,任務便是南下調查魔道複興的情況。雖說遊學是每個修士的必經之路,但大門大派的小修士才是絕對的主角,像冰池和至陽牡丹亭之類的四大聖教包括一品二品還有兩個不世出的神教都是全天下的關注點,今天哪家的哪代的高徒要下山了,這江湖必然又要翻滾一陣子,世人喜見天才一騎絕塵,也樂得對著事不關己的昔日天才落井下石,公眾人物著實不好當。人家遊學那叫下山遊學,冰池聖女下山,那叫下凡,從走出山門那一刻起就被無數雙眼睛盯著。又如至陽門的學子,那也不叫下山,由於至陽門在凡間的特殊身份,被戲稱為微服私訪,玩笑是這麼開著,但沒人敢小瞧了這至陽門的人。而那煉體聖教牡丹亭,山門開在跪仙山上,所以他們的遊學叫做出櫃。

彼時還是一品大宗門的火鳳山一下下山七人,也算是個大消息,況且之前的小道消息就已傳出七人或許就是火鳳山重回聖品的希望之星,所以這一次的遊學被江湖人士尤為關注。

而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