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軒宇皇朝朝堂之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並非國家大事,但對朝堂的震動卻非同小可:禮部尚書古一竟然上朝了!
古一不僅自己上朝,竟然還帶了個女子。而這女子見了皇帝不僅不拜,竟然還攜帶者兵刃!要知道自從古一官拜禮部尚書,已經有三十年未上朝參拜了。歲月如梭,這滿朝文武隻剩下一小部分老者還知道這神秘的禮部尚書,絕大多數不惑之年的朝臣都是隻知有禮部不知有尚書的!
看到古一大咧咧的坐在丞相旁邊,身後還站著個背劍的妙齡女子,這滿朝文武嘩的一下炸開了鍋!
雖然臣子們私底下議論紛紛,但卻無人出麵指責。能位列朝堂的臣子又怎能是妄言魯莽的蠢貨?沒看見丞相和元帥都恭恭敬敬的站著不發一言嗎?誰還敢近前參本?
“古愛卿日理萬機,今日上朝,辛苦了。”龍椅之上,軒宇皇向古一客氣的說道。看到陛下都對這個從來不露麵的老頭客客氣氣,這一朝臣子更不敢亂說了。
“嗬嗬,陛下客氣了。老兒深居簡出,整天無所事事,談什麼日理萬機。倒是陛下終日為國事操勞,還需注意身體。”古一的語氣很隨意,但軒宇皇到是聽得出來他語氣中的關懷之意的確是真情實意。
話說這禮部乃是祖宗定下來的官口,整個禮部也沒幾個人,且尚書的任命極為不合常理。小的時候,軒宇皇曾對這禮部十分不忿,想著他日成帝,必會廢除禮部。
直到軒宇皇登基稱帝,跟隨太上皇及元帥,丞相一同走進神秘的宗人府後,禮部的秘密才呈現在自己麵前。
這宗人府乃是皇族最神秘的官署。隻有皇帝本人,每任丞相和元帥才有資格進入。就連皇太子也隻知道宗人府的存在,但若進去,輕則廢黜,重則丟了性命!
和軒宇皇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宗人府根本不是什麼皇家寶庫。整個宗人府說是皇家密庫,倒不如說是存放曆代禮部秘史的書庫!
一本一本的翻看著宗人府中記錄的禮部秘辛,軒宇皇震驚了。整個軒宇皇朝上千年,在位六十七帝,從開國高祖大帝一直到自己這第六十八代,竟然處處都有禮部的影子!
一千多年前,前朝:東晉王朝崩亂,整個東土戰亂四起。其時有大小諸侯三千七百八十四,軍閥近萬,草寇無數。東土凡塵狼煙彌漫,硝煙四起,連綿戰禍持續了整整二十年。
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三千七百八十四個諸侯與無數軍閥草寇紛紛起兵,與其他人相互殺伐,妄圖一統東土。其中,軒宇高祖隻是這無數諸侯中不起眼的一支。
高祖起兵後,很快便遭到周圍各大勢力的攻擊。將寡兵乏的高祖皇帝迅速喪失了大片領土。就在高祖一籌莫展,且戰且逃之際,於一小縣內救了一波逃難的百姓。
高祖仁慈,不僅沒有強征這些難民,更是將隨軍糧草分出一部分以資災民。好人有好報,這波百姓中,一位名為古任的書生站了出來,自薦成為了軒宇王的謀士。
這古任不知是什麼來頭,但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加之經韜武略非凡,很快便助高祖打下了偌大的基業。且在一次遭遇戰中,高祖驚訝的發現,這古任不僅能文,而且能武!
在那場遭遇戰中,古任為保高祖所部突圍,竟一人一槍衝入敵陣。隻見槍舞銀蛇,如電奔雷,數千人的敵陣竟擋不住古任的衝殺!
事後古任歸來,一身白衣已染成了血色。身負重傷的古任自知時日無多,為高祖留下了九字錦囊和一句話後便撒手人寰。
這錦囊軒宇皇也看到了,隻見上麵寫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而古任對高祖所說的話也被記錄在冊。臨死之前,古任對高祖說:“他日陛下登基,古家後人若持信物前來,還請陛下賞賜個禮部尚書的閑職與他。”根據史冊描述,這信物乃是一枚玉扳指。
古任去了以後,高祖謹記九字真言。終於奪得了天下,創立了千年不朽的軒宇皇朝。而高祖登基後,也常常記起古任臨終前所說的那句話,但一直沒找到古家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