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的,則是韓國,說起來,韓國和島國之間可謂是水火不容,韓國人在抵製島國貨方麵,態度非常堅決,當然,這跟韓國政府的輿論導向有直接關係。總之,韓國人是非常仇視島國人的。
韓國方麵的代理商,以《龍珠》隻發現了華語、英語、韓語為出發點,大肆宣傳。在宣傳海報上,除了《龍珠》的一些宣傳圖片外,還用很大的字體分別寫出‘華語’‘韓語’‘島國語’‘英語’四個選項,然後,在‘島國語’的選項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紅叉!這是把死人從墳墓裏扒出來再鞭屍的節奏,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韓國人一看到這樣的海報,立刻就對《龍珠》有了興趣。
第二天,各地的銷量彙總了上來,經過統計,華國內地的銷量為五百六十萬冊,港城、台島、東南亞,以及美國、歐洲等地的銷量,共有二百四十萬冊,其中港城和台島、東南亞的銷量高一些,美國和歐洲的漫畫愛好者相對的較少。最讓人意外的就是韓國,一個國家,就賣出了130萬冊。
當看到一共接近一千萬的銷量,就算是李易,都有些吃驚。其實,他說出一年一億冊銷量的時候,也是稍有些忐忑的,畢竟,如果沒有島國市場,漫畫的銷量方麵,幾乎會減少一半以上,因為每一年世界範圍內的漫畫銷量,市場有一半都是集中在島國。如果賣出10冊漫畫,有差不多5本是島國人買的。
不過,看到第一天的銷量,李易心裏就有底了。一億冊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了,要知道,現在才隻發售了三個語言的版本,還有剩下的十幾種語言的版本沒有推出,較大的語種,比如俄語、法語等。
甚至,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年銷量達到兩億冊都有可能。
李易發了一條微博,將《龍珠》的首日銷量,在微博上曬了一曬,接著後麵寫道:“真是期待島國人每人買一本華語的《龍珠》。”
相比起來,《仙劍奇俠傳》的首日銷量,隻是賣出了9萬張,數字上看起來比較少,但實際上,這個數字,已經是近兩年來,單機遊戲中首日銷量最高的一款遊戲了。單機遊戲的市場已經被壓縮的太小了。一款單機遊戲,甚至都不如一個網頁遊戲賺到的錢多。
李易如果不是為了不讓這部經典埋沒,他甚至都懶得去推出這款遊戲。去掉製作遊戲的資金,再去掉宣傳方麵的資金,就算仙劍最終能賣出二百萬套,也不過是兩三千萬的利潤,而實際上,華國每年賣出的單機遊戲,加起來能有這個數量就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