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一開拍,李易就知道了張一謀為什麼選擇周冬羽當女主角了,兩個字,清純。《山楂樹之戀》的女主角,要表現出來的,就是清純兩字,清純,是氣質上的一種表現,如果演技能達到影帝影後的層次,那麼,三四十歲的女人,都能表演出一副清純的樣子來,還不會讓人覺得惡心。
但是,《山楂樹之戀》的女主角,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子,這就決定了,在適齡的演員中,根本找不出演技能達到影後層次的。所以,就隻能尋找那種本身氣質就非常清純的女孩子來扮演。
周冬羽的確很適合這個角色,原本李易還打算推薦劉奕菲來演女主角,不過看了周冬羽的表現後,李易倒是覺得,劉奕菲並不適合這個角色,劉奕菲身上的仙氣太濃了,不夠接地氣,就算是演文藝片,劉奕菲也隻適合演一演‘牛郎織女’或者‘七仙女下凡’之類題材的。
演技方麵,周冬羽就要差了一些,這也是難免的,雖然周冬羽也算跟在張一謀身邊有差不多一年了,耳濡目染的也學到了一些,但畢竟沒有真正的演過戲。
不說別的,單單是周冬羽看完了《山楂樹之戀》的劇本後,竟然哭了好久,哭過了就算了唄,可是,周冬羽竟然又不知道從哪找出了《山楂樹之戀》的小說,又接著看,接著哭……
不得不說,《山楂樹之戀》的故事非常感人,就連李易當初寫《山楂樹之戀》劇本的時候,都是在眼睛有些濕潤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故事的女主人公靜秋,是個漂亮的城裏姑娘,因為父親是地主後代,家庭成份不好,在特殊時期很受打擊,一直很自卑。靜秋和一群學生去西村坪體驗生活,編教材。她住在村長家,認識了男主人公“老三”。
老三喜歡上了靜秋,很喜歡,靜秋怕他欺騙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氣的老三是軍區司令員的兒子,卻是極重情誼的人,甘願為靜秋做任何事,給了靜秋前所未有的鼓勵。他等著靜秋畢業,等著靜秋工作,等著靜秋轉正。等到靜秋所有的心願都成了真,老三卻得白血病去世了。
用張一謀的話來說,他之所以要拍攝這個故事,是因為,他認為,這是‘最幹淨的愛情’。張一謀也坦言,他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流了淚,所以,他才更要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讓更多的人看到。
為了讓周冬羽盡快的進入到拍戲的節奏,張一謀安排的第一場戲,就是男主角老三和女主角靜秋的第一次見麵的場景。
這段戲,是靜秋和村長家歡歡一起在田裏走著,突然聽到了優美的風琴聲,拉的正是靜秋最喜歡聽的蘇聯歌曲《山楂樹》,靜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開始幻想起拉琴人的長相。
然後,李易飾演的‘老三’,抱著歡歡從帳篷裏鑽出來。頓時就讓靜秋眼前一亮,因為‘老三’的穿著打扮,和當時農村人的打扮完全不一樣,就連城裏人,也沒有‘老三’穿的這麼‘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