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雍天賜十歲,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在宮城的北麵玄武門內,一舉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兩天以後,唐武德皇帝下詔將李世民立為太子。八月,禪位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是為唐太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貞觀。雍天賜十一歲。
雍家莊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也不為過。整個莊園三麵峭壁到北邊路口都圍上了一丈高的青石圍牆。間隔上十五丈左右還有瞭望的哨卡,其實就是射箭的垛口。北邊盤山路上莊口的大門厚有一尺,被軋平了的鐵板包裹著,四丈高的門樓上一整塊金絲楠木板三個大字:雍家莊。
莊子一戶低矮的茅草房再也沒有,全是統一建造的兩進青磚瓦房,前院是一個小花園,往後東西廂房,再往後廚房倉庫,在後院就是雞舍,豬圈,牛欄,馬廄。
山路下麵已經形成了一片集市,狗子的家具已經成了長安城裏貴族世家有錢人必不可少的裝飾,家具上要是沒有一個雍字的標識一定會被人笑話是仿造的。
鐵頭的煤球已經成了關中人必不可少的燃料,雖然沒有技術含量,但是雍家莊在耀州眾多的黑炭窯裏雖沒有占據最好但也是關中黑炭商人裏不可忽視的一個。
泥蛋娶了趙丫,給莊子裏建完所有的房子後,找了天賜,現在是大唐瓷器賣得最遠賣得最貴的雍家瓷器社大掌櫃。
雍家莊的吃食是全大唐最好的,這是大唐所有酒樓跟大戶人家公認的。武德五年十一月大唐皇帝李淵駕臨宜州,吃到當時開賣不久的叫花雞跟龜苓膏,大喜。自回長安後念念不忘。武德七年下旨令宜州太守著華原縣令傳召雍家莊叫花雞創始人李嫂到帝都長安為大唐皇帝做叫花雞。李嫂在天賜安排下半月時間花樣不重複的三百餘道各式菜品現於當今。李淵喜不自勝,欲留李嫂禦膳房做事,李嫂以欲傳廚道於大唐,使大唐百姓共享口福,遂傳禦膳房弟子十數人。回鄉開課授業辦校《大唐廚師培訓學院》。此後到雍家莊學藝的廚子比雍家莊的人口還多。
李嫂正式成為《大唐廚師培訓學院》第一任院正。也是第一任女院正。而小紅成了白案的紅教授,石榴成了紅案的石教授。
廚師學院裏現在劃分的越來越細,經過天賜調教的幾任雍家莊主的廚娘基本都成了教授。而雍不紈夫婦卻隻能吃兒子做的飯菜了,雖說要遠庖廚,也不願自己兒子在廚房打轉,可是沒有兒子做飯,老兩口寧願餓著也吃不下別人做的飯菜。兒子也無心仕途,每日就喜歡開開心心的在廚房或者書房裏。反正雍不紈現在真正的用不完,也不在乎兒子能否金榜題名,長安城裏騎馬遊街,隻要一家人歡喜平安。
長安城裏的酒樓如果沒有一個參加過雍家莊廚師培訓學院的廚師,那生意基本就是關張倒閉的結果。
李嫂是跟隨天賜在廚房裏時間最長的廚娘,當了院正之後,隻要有時間就回到莊主家,給天賜打下手。如果讓學院裏來培訓的禦廚大家族的廚師看見眼球都可能掉一地。
從人市買來的奴仆們,最早的跟隨天賜練習武功的現在已經是十幾歲的少年郎,等閑七八個大漢根本近不了身。雍家莊雖說跟高門大閥比起來還差很遠,那隻是時間的問題,等人員跟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成為高門大閥。
雍家在天賜一再的叮囑跟安排下,除了廚藝在大唐處在金字塔的塔頂之外,其他一切低調的讓人費解。雍家莊子裏的莊戶現在隻有出去在其他酒樓裏當大廚的,天賜讓所有開酒甌樓飯館的雍家莊人全部回到雍家莊,生產廚房裏不可或缺的食材跟廚具。
不跟任何人爭利的雍家人快速的發展讓雍家莊所有莊戶如在雲裏霧裏,感覺如有神助一般就過上了做夢也夢想不到的日子。
所有的孩童都去上學了,當年跟著天賜念書的幾個娃子,現在不是掌櫃就是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