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文獻之一:

許譚王關於給13縱隊第1 09團以

“濟南第二團”之榮譽向軍委請示

(1948年9月24日)

軍委華東局粟陳唐:

13縱隊第109團5時登陸後,經7時血戰之後,將敵擊潰,使突破口鞏固,掩護主力入城,提議給該團以“濟南第二團”之稱號,望速複。

許譚王

軍委同意許譚王關於授給9縱73團以“濟南第一團”、13縱109團以“濟南第二團”稱號請示的批示

(1948年9月24日)

許譚王並告華東局粟陳張:

同意給9縱73團以“濟南第一團”,13縱109團以“濟南第二團”的稱號。

軍委

9月24日

曆史文獻之二:

中共中央於9月29日為解放濟南,給華東野戰軍發來賀電:

“慶祝你們解放濟南,殲敵10萬的偉大勝利。你們這一勇猛果敢敏捷的行動,並爭取吳化文將軍所率的96軍起義,證明人民解放軍的攻堅能力已大大提高,勝利影響已動搖了蔣介石反動軍隊的內部,這是兩年多革命戰爭解放全華東人民而戰!解放濟南戰役中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曆史文獻之三:

山東兵團嘉獎令

奉中央軍委、華東軍區暨華東總部電令:為嘉獎濟南戰役中突破蔣王朝匪軍最後防線,粉碎蔣匪軍固守意誌及其機構,對解放濟南金殲守敵建立特殊功勳的英雄部隊,特授予第9縱隊73團以“濟南第一團”、第13縱隊109團以“濟南第二團”的榮譽稱號,表揚他們的英雄事跡.號召全體指戰員向他們學習。

(一)解放濟南作戰中,我聶劉縱張胡團於9月22日突破外城永固門,繼即參加攻打內城,23日下午6時,我發動全城總攻,該團受令從城東南角進行攻城,城高14米,護城河寬15米至30米,城頭並有堅固建築物氣象台,為守匪製高火力點,城下則有城堡,鹿砦、梅花樁等各種障礙。該團突擊部隊進行連續爆破,雖4次突擊受挫,但仍百折不撓,奮勇突擊,終於24日晨2時15分突破前沿,登上城頭,擊退數倍於我之敵數次拚死反撲,鞏固擴大了突破口,使後繼部隊得以源源投入縱深,在友鄰部隊有力配合下,最後掃除敵軍之抵抗。在整個戰役中,該團更能嚴格遵守城市政策和我軍紀律,獲得軍政全勝。為此,特授予該團以“濟南第一團”的光榮稱號。

(二)同一戰役中周廖縱田張團在突破商埠,打進外城的連續作戰後,仍保持旺盛的意誌,受命於內城之西門以北進行攻擊。攻擊中突破部隊與團指揮所的聯係被匪烈火隔斷,但該部隊仍機動進行爆破,通過護城河,排除層層阻礙.經4次以上突擊,於24日拂曉前登上城頭,冒城內製高點熾烈火力瞰射及城頭左右敵人側射,與我反撲之敵人白刃格鬥,反複爭奪4小時。該團另一部則越過城垣,突入城內與守敵來回衝殺.孤軍戰鬥達7小時,為後續部隊開辟了寬闊道路.最後我東西兩個鐵拳勝利會師,乃將蔣匪最後守防線割裂,予以各個殲滅。該團有我無敵,不怕犧牲苦戰的作風,予守匪精神上震撼極大。為此,特授該團“濟南第二團”的光榮稱號。

(三)謹向我全體指戰員號召,學習張胡團和田張團上述英雄事跡,學習他們堅決果斷、勇猛頑強、機動靈活、連續作戰,前赴後繼,不怕犧牲的優良戰鬥作風。受獎部隊更應不驕不躁,保持光榮英雄榮譽,在今後解放全華東、全中國的更大規模作戰中,更高度地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為建立更多、更光榮、更偉大的英雄業績與創造更多、更光榮的、更偉大的英雄部隊而奮鬥。

此令

司令員許世友

政治委員譚震林

副司令員王建安

參謀長李迎希

政治部主任謝有法

1948年10月10日

曆史文獻之四: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布告

山東兵團關於執行《約法七章的政治命令》

華東野戰軍關於貫徹“一切繳獲歸公”的指示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布告

本軍奉命肅清山東境內蔣匪,解放濟南,特與濟南全體同胞

及各界人士約法七章:

一、本軍保護城市各階層人民生命財產,民主自由,望全體市民嚴守秩序,切勿聽信謠言,自相驚擾。

二、本軍保護民族工商業及私人資本,凡私營工廠、企業、公司、銀行、商店、倉庫、貨棧等一律保護,照常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