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期盼“吐魯番學”與“敦煌學”比翼齊飛(1)(1 / 3)

榮新江

榮新江,河北灤南人,1960年生於天津。1978年入北京大學曆史係學習中國史。1985年同係隋唐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曆史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歸義軍史研究》、《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敦煌學十八講》、《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於闐史叢考(增訂本)》(合著)等。

在20世紀初葉以來的“敦煌學”研究當中,一直包含著學者們對於吐魯番出土文獻和文物的研究,“敦煌吐魯番”往往成為一對拆不開的雙胞胎姊妹,被作為書名、刊名、會議名、學會名等等,反複映入我們的眼簾。這是和敦煌吐魯番研究的對象有著相當多的重合相關的,也是和吐魯番出土文獻和文物陸續增多有關。進入21世紀,“吐魯番學”正沿著“敦煌學”的成功道路快速前行,《吐魯番學研究》已經從“內刊”變成正式刊物,“吐魯番學研究院”也在2005年隆重成立,《吐魯番學新論》、《吐魯番學研究》等專著也一冊冊出版,可以說,“吐魯番學”已經悄然從“敦煌學”的後台走到前台,正在展現自己的真實麵貌。

然而,“吐魯番學”畢竟比“敦煌學”的起步要晚,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最近,孟憲實先生和我一起撰寫一篇《吐魯番學研究:回顧與展望》的文章,置於我們貢獻給《西域研究》的一組“吐魯番學”研究論文之前,其中談到“吐魯番學”和“敦煌學”相同點和不同點,也從曆史學的角度談到今後“吐魯番學”研究的一些課題和我們的思考。對於上文談到的問題,我就不重複了,這裏主要從更大的範圍,來談談我對今後“吐魯番學”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與傳統學術主要依賴傳世文獻不同,“吐魯番學”和“敦煌學”一樣,其研究的對象相當大的部分是出土文獻,因此,文獻的公布是研究的基礎。在最近二十年裏,由於國內學者和出版社的努力,也由於印刷技術的提高,有關敦煌文獻的主要藏家都出版了自己藏卷的大型圖錄,如《英藏敦煌文獻》、《俄藏敦煌文獻》、《法藏敦煌西域文獻》、《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等等,極大地推動了“敦煌學”的研究。相對而言,吐魯番文獻的出版要落後很多,許多重要的收藏單位沒有公布所藏全部文獻,已經出版的大型圖錄也不盡完善。具體來說,國外部分,收藏吐魯番文書最多的德國國家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和印度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Indische Kunst)的藏品,目前還沒有係統全麵地刊布圖版,隻是部分語種的文獻(如回鶻文等)在柏林—布萊登堡科學院(Berlin-Brandenburgische Akademie derWissenschaften)的網站上可以看到;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The Helsinki University Library)藏馬達漢(C.G.E.Mannerheim)收集品迄今沒有公布,我聽說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從芬蘭方麵獲得了大量馬達漢的檔案資料,希望也能夠同時關心馬達漢收集的古代新疆的曆史文獻;日本龍穀大學所藏的吐魯番出土文獻,已經出版了三冊《大穀文書集成》(京都法藏館,1984—2003年),此書雖然號稱“集成”,可是圖版隻是選刊,與其收藏總量相比隻是很少的一部分,我們很希望有收入全部圖版的出版物麵世;英國所藏最近有沙知、吳芳思編著《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古所獲漢文文獻(非佛經部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可惜的是佛經部分沒有收入,其實目前有《大正藏》的電子文本,佛教文獻的整理、定名已經不是太難做的事情了。國內部分,旅順博物館收藏的大穀探險隊所獲吐魯番文獻,一直沒有係統的整理,2006年3月京都法藏館出版了旅順博物館與日本龍穀大學編《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佛經選粹》,所收隻是部分佛經,而且在日本印刷,價格昂貴,該館所藏吐魯番文獻是國內外收藏的大宗,亟待整理公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所藏1959年到1975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發掘所得文書,已由唐長孺先生主持整理為四冊《吐魯番出土文書》(文物出版社,1992—1996年),這是附有準確的錄文的整理本,工作非常到家,隻是圖版有不少是“文革”期間或80年代所攝,現在看來,質量欠佳,圖版值得重新拍照影印;1979—1986年間吐魯番出土的文書,收入柳洪亮《新出吐魯番文書及其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一書,其中圖版幾乎無法利用;至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黃文弼所獲吐魯番文書,見於黃文弼《吐魯番考古記》的圖版不夠清晰,清晰的圖版收入《中國曆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日本柳原書店,1999年),國內學者很難見到這套價格不菲的圖書。可喜的是,1980—1981年新出土的佛典文獻,已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學研究院與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合編成《吐魯番柏孜克裏克石窟出土漢文佛教典籍》上下冊,2007年9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1997—2006年間的出土文獻,也由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曆史語言研究所合編為《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已由中華書局出版。總起來看,吐魯番出土文獻合集的出版要比敦煌文獻緩慢,因此我覺得當務之急,應當呼籲相關文物部門的領導、出版社和學者共同努力,盡快整理出版國內外收藏的吐魯番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