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周又開啟了。一則關於國內地產項目評優選拔的函件擺到了蕭逸昕的桌前。
蕭逸昕深知,如今地產圈內各類評獎極為泛濫。市場部隔三岔五就會接到各類組織協會發來的參評邀請函,這其中哪些是真正有點含金量的,一時半會從表麵上還真瞧不出來。
而對於這一封評獎函件,蕭逸昕被其名頭稍稍震了一下。他又在網上搜索了相關資料,對之大概有個整體印象後便去向閔峻彙報此事。
“又是評獎?”
“對,不過看起來這個獎項還比較有檔次。”
“亞太最佳宜居獎?評獎範圍竟然是亞太地區?”
“據說是隸屬於聯合國下麵的組織搞的,貌似很權威,很高端。”
“那這還是個國際性的獎項咯?”
“從宣傳資料上看,確實是的。”
“嗯,說起來,咱們錦和的項目,地方的國內的都搞得不少了,這個若是真的有含金量的話,倒可以考慮整一個,算是給我們的樓盤加些賣點吧。”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
“那行,我們一起去給柳總說說這事吧。”閔峻仔細看完了相關資料,對蕭逸昕說道。
“以前獲獎的樓盤,基本是在北廣上這樣的一線城市,或是部分房產成交活躍的區域經濟發達城市,中西部地區我看了一下,隻有兩個樓盤獲過獎。”柳銳知辦公室裏,蕭逸昕陳述著。
“多一個獎項便多一個賣點,多一個賣點便多一個提價空間。獎項來頭越大,這個空間也就越大。到時候,我們把這個聯合國的獎項拋出去,絕對有震撼力,每平方米多賣個幾百塊不成問題。”
“聯合國——這名頭是夠響,你確定真的是它,而不是其他的山寨組織?”
“我反複收集了各類資料,我所能作出的結論是:聯合國開發署下麵確實有這麼一個組織,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但它並沒直接搞過這樣的商業評獎。”
“繼續說。”
“實際上具體操作這個獎項的是國內一個機構,不過這個機構和聯合國的那個組織有比較密切的聯係,承辦了那個組織在國內的很多活動。”
“所以,這個獎項其實是聯合國在國內的一個合作機構自己弄的?”
“可以這樣說。聯合國開發署授權他們在某些特定的公益活動中可以打上開發署的名頭,但這些活動沒有包括地產類的評獎。當然,他們解釋的時候說,這是以聯合國開發署關於地區發展的綱領文件為準則設立的。”
“可是,一般的人,應該分辨不出這個國際獎項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這麼權威吧?”
“那倒是,不管是不是貼牌的,但這個名頭確實挺能唬住人的。你看,這麼多一線開發商都在往年獲獎名單上,他們中,起碼也不止一家對於這個獎項背景做過深入研究吧。”
“你解釋得很清楚了!那麼,參評要多少錢?”
“號稱參加評選不花錢,隻是獲獎後享受宣傳推廣服務才收費,而這筆所謂的宣傳推廣費為30萬。”
“30萬?我們之前的所有獎項總共也差不多這個數吧。”
“是比之前的貴了一些。”
“那依你看來,有必要嗎?”柳銳知修長的手指敲了敲桌子。
“我覺得,聯合國的名號還是非常響亮的,這比以往那些奇大雷怪的頭銜更具殺傷力。”閔峻回答道。
“那好,你們準備一下材料,我去給趙董說!”
僅僅是十年前,省城關於地產項目的評選活動,基本還是鳳毛麟角,有點影響力的,也不過就是十佳住宅小區評選活動。而在主辦方操作第一屆評比時,甚至來主動報名的開發商都還湊不齊十家,後來還是有關方麵專門作了動員,方才把頒獎對象湊齊!而如今,各類獎項多如牛毛,地區的國內都沒啥可吸引公眾的噱頭了,隻有國際性的獎項才有震懾力。
趙世暉很快批準了參評預算。他清楚,不管這個亞太宜居評選是不是山寨的,起碼它能充分滿足國內房地產渴求世界級大獎的這個需求,填補了立誌成為區域性知名開發商的錦和在一長溜到手的獎杯中沒有國際榮譽的空白。
錦和的獲獎資格很快得到了確認,並被通知前往首都領取榮譽。在外表頗為奢華的頒獎典禮上,趙世暉接過了全英文的獲獎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