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問題,請才說出道德經的第二章的內容。”圓圓說出問題後,眉頭一皺,開始擔心劉浩答不出。
誰知劉浩麵不改色地回答:“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行,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個問題,請對出此句的下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狸貓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卻是妙文。”
“第四個問題,請簡單解釋一下華夷之辨的含義。”
“華夷之辨,也稱夷夏之辨,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因此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為標準進行人群分辨的觀念,區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種族,合於華夏禮俗文明者為華,或稱夏、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夷,或稱蠻夷、化外之民。”
劉浩的回答,讓眾人目瞪口呆。其實劉浩自己心裏也是十分緊張,因為剛才自己還想改一下,不要和答案上麵的一樣,誰知這些問題都是自己沒有了解過的,絲毫也沒有文學功底的自己,又怎麼能修改,還有一些問題是背出來的,一個字也不允許錯的啊。
圓圓也被劉浩的表現嚇了一跳,原本她以為前幾題是劉浩誤打誤撞或是以前看書記下來的,那麼後麵那幾題就不是靠運氣那麼簡單了,沒有深入了解華夏古文化,是絕對回答不出來的。
王力現在可嚇懵了,他想到,劉浩這混蛋,武功那麼厲害,文學功底也那麼深,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現在好了,武鬥輸了,文鬥也輸了,自己還追著別人說挑戰,輸的一塌糊塗,簡直是沒臉見人了。
劉浩見王力垂頭喪氣的模樣,問:“王力,還需不需要我回答第五個問題,如果我答出了,你以後見了我,就得夾著尾巴,灰溜溜地走哦。”王力這時候可難為了,自己已經夠丟臉了,還敢繼續比下去嗎?真是騎虎難下。
“不了,這次算你贏,不過我還是不能放棄追求圓圓的,隻要我有機會,肯定會當麵和你比試一場,證明我是比你優秀的,現在隻不過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怎麼能阻擋我追求圓圓的腳步呢?”
王力說完,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大步往前走,臨走時還看了一下圓圓,眼裏充滿了遺憾。
這次的文鬥,以劉浩完美勝出而結束,同樣,也讓劉浩的名氣如日中升。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還才高八鬥,難怪校花會看得上,把帥氣有錢的王力當成空氣。
眾人目視劉浩牽著校花的手,慢慢的離開,感覺很不真實,但又恰恰發生在自己眼前。所以說,世界上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愛,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恨,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劉浩這名保安,確確實實配的上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