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問題需要算一算。公元前205年,劉盈跟姐姐魯元公主一起逃難,那年劉盈七歲,魯元多大?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滕公夏侯嬰保護這對姐弟,將他們三次抱上車,估計魯元的歲數也大不了。魯元的丈夫前趙王張敖挨劉邦罵那年是公元前200年。離逃難那年隻有五年,可能魯元剛剛及笄就嫁給張敖了。而到公主嫁女的公元前191年,中間隻差了九年。也就是說,小皇後嫁給二十歲的惠帝的時候,頂多隻有九歲。
太後讓九歲的小外孫女做皇後,目的也隻有一個,那就是讓這小女孩把皇後的位子占住,不讓別家的女兒做皇後,反正小皇後總會一天天長大的——想不到皇家也招“童養媳”。
然而沒等小皇後長大,惠帝就死了。那是公元前188年,那年他二十四歲。
太後為了親上加親,給劉邦的另兩個兒子也都娶了她娘家呂氏的閨女。劉友原封淮陽王,趙王劉如意死了之後,太後改封劉友為趙王,把呂家一個女兒嫁給了他做趙王妃。
可是劉友不愛這位王妃,惹得王妃發火,跑到長安去向太後進讒,說:“趙王說過,‘姓呂的憑什麼資格封王?等太後百年以後,看我一個一個收拾他們’!”太後一聽當然大怒,立刻把劉友從邯鄲召來,禁閉於京中的趙王府邸,派士兵看守,還不給他飯吃。有的趙府官員偷偷給趙王送點食物,讓士兵發現,立即處死。劉友終於餓死了。太後不許以王禮葬他,而把他埋在了長安城郊的亂葬崗上。
趙王劉友死了,太後把劉邦的另一個兒子梁王劉恢改封為趙王。太後給劉恢娶的是呂王呂產的女兒。而呂產是太後的哥哥建成侯呂澤的兒子,是太後的侄兒。這樣一來,劉恢夫妻就又差了一輩。
劉恢由梁遷趙,心中不樂,因為梁大趙小,而且他在梁住慣了,不喜歡搬家。偏偏這位王妃倚仗她父親呂產太傅的身份,不把趙王看在眼裏,而且她還隨帶了不少心腹,做了趙王府的官屬。趙王劉恢處處受王妃監視,行動竟不自由。趙王有個愛姬,王妃也把她毒死了。趙王不勝悲憤,終於自殺。
劉邦有三個兒子先後封為趙王,他們是劉如意、劉友、劉恢,卻又都一個一個地死於非命,這不算是一種巧合吧!
五
惠帝六年,齊王劉肥病逝。至此,劉邦的兒子除惠帝外,還剩下兩個,一個是代王劉恒,一個是淮南王劉長。
惠帝死後,張皇後沒有兒子。太後收養了別人的孩子,假托是張後生的,繼承帝位。而把那孩子的母親殺掉了。
太後找來的這個小皇帝還是個娃娃。你想,皇後那年也不過十三四歲,給她找來個大兒子也說不過去。皇帝年幼,呂太後還跟以前一樣臨朝稱製。所以史書上就稱這一年為“高後元年”。
高後八年,呂太後死了。大臣們聯合起來,誅殺諸呂,迎立代王劉恒即皇帝位,他便是文帝。
至於淮南王劉長,卻還有一段頗為曲折的出身曆史。
當初,劉邦把女兒魯元公主下嫁給趙王張敖。高帝七年,劉邦過趙時,雖然罵了張敖,但張敖還是巴結嶽父,獻一個美人給他侍寢,聊以解除皇帝的旅途寂寞。不料這美人侍寢之後,竟然懷有了身孕。這件事劉邦並不知道。
後來貫高事發,許多人連坐入獄。這美人也受牽連,被囚禁於河內獄中。那時美人已生了一個兒子。美人的舅舅趙兼因為這孩子是皇帝的骨血,想找皇帝替美人求情。他輾轉托人找到了辟陽侯審食其。審食其答應幫忙,把這孩子的事告訴了呂後。呂後為戚夫人的事就夠惱火的了,如今又出來個趙美人,她生氣還氣不過來,哪有心思去管!這件事便被壓下了。美人等來等去沒有消息,還以為皇帝無情,有意不管她呢,在獄中憤而自殺。留下個小孩子,隻好由河內的府吏來處理。
河內府吏聽美人說這是皇帝的兒子,不敢怠慢,便抱著這孩子進京,把孩子送給了皇上。劉邦聽府吏說了這孩子和他母親的情況,想起前事,也不勝後悔。他不知道呂後曾經壓下美人求救的事,就把這孩子交由呂後撫養,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劉長。又派人去到河內,把美人葬於真定。後來又封劉長為淮南王。
劉長小時候長得膀大腰粗,十分強壯,呂後和惠帝都很喜歡他。所以盡管那些年,朝中、宮中風波迭起,劉長卻得以無恙。他有一個乳母隨他入宮,知道他母親的事。等他長大之後,便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告訴他。他以為是審食其不肯救他的母親,心裏怨恨,時時想殺審食其替母親報仇。
劉長在宮中,由於他年齡小,身世苦,王子們都很同情他。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姬還常常照顧他的衣食。所以他跟劉恒的感情很好。他長大後孔武有力,未央宮院子裏的那隻銅鼎,他能雙手舉起。宮人們誇他賽過楚霸王,他也便引以為豪,在宮中沒人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