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用錢解決是最有效的辦法(1 / 3)

陳海生安排劉雅麗去接劉誌棟,他跟成寶華一邊說話一邊往金太陽大酒店走,距離不遠。

成寶華簡單地繼續給陳海生介紹著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江北區政府所在地是所轄建國鎮政府的管轄範圍,中心大街在改造前屬於老城區,改造過程中占用了部分建國鎮紅旗村的土地。

這次阻撓裝修的是紅旗村中徐家大族,人氣最旺,男丁最多,僅直係叔伯弟兄就有十一人。徐家眾兄弟念書不多,個個膀大腰圓,能征善戰。在中心大街欺行霸市,魚肉鄉裏,卻又絕不做違法的事情。

近幾年更是逐步控製了中心大街及附近區域的施工、裝修、砂石水泥市場。本來這次市行招標前,徐家雖沒有裝修公司,但也找了一家具備資質的裝修隊前去投標。

之前我跟市行財務計劃部透露過,如果外地施工單位中標需要協調許多當地的方方麵麵的關係,但是沒人理我。這不剛施工幾天,徐家兄弟就派人來搗亂。

陳海生問:“你看劉誌棟出麵能解決嗎?”

成寶華道:“差不多吧。這種情況以前發生過,一般情況施工隊給紅旗村委出點血就成。當時考慮你學習快結束了,再說給多少錢我也不好決定,就沒給你打電話。”

陳海生道:“你看給多少錢合適?”

成寶華道:“要看調解人的職位威望了。一分錢不花也有,一般是工程總量的百分之十。”

陳海生問:“兩百來萬的工程豈不是要二十萬,施工隊沒有利潤怎麼保證裝修質量?”

成寶華道:“反正就是這樣,強龍壓不住地頭蛇,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唄。”

陳海生道:“法製社會了,這裏還興這一套。如果就是不給呢?”

成寶華道:“時間精力都賠不起,犯不著為這點小錢耽誤工期,惹得市行不高興。再說羊毛還不是出在羊身上。”

陳海生思考著什麼,心想既然時間和精力耗不起的話,就用錢解決吧。當今社會解決糾紛的辦法有很多,無非就是“錢”和“權”兩種方法。

用錢解決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

既沒有權也沒有的錢的平民百姓,碰到糾紛無力解決,就隻能如待宰羔羊一般逆來順受,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掙紮。

李京來電話告訴成寶華已經到了,進了房間成寶華先介紹兩人認識。

李京高高的個頭,胖瘦適中的身材,麵色黃中帶黑,前額略禿。雖不像大的暴發戶般趾高氣揚,也屬於見過世麵玩世不恭之人。隻是一臉憔悴雙目無神,一看就是睡眠不足經常熬夜、喜歡逛夜店唱KTV泡酒吧的夜貓子。

正說著劉誌棟也到了,陳海生之前和劉誌棟在天邦保險見過一麵,礙於場麵雖然沒有深談,但是兩人都覺得是一見如故,興趣相投。當時還互留了電話渴望進一步交往。其實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跟誰都得相處得來。

陳海生鄭重其事地給李京介紹劉誌棟,李京則表現得老奸巨猾,不卑不亢地握著劉誌棟的手,連說“幸會!幸會!”

李京隨即講起跟臨慶市駐京辦主任張國偉稱兄道弟,以後到北京用得著可以代為引薦。劉誌棟陪亓東方到北京跑項目時確實見過張國偉幾麵,感覺亓東方對張國偉也是非常客氣甚至可以說是敬重,盡管不知真假也樂意結交李京,起碼不想冷淡他。

其實官場就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隻栽花不載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