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一行四人先坐飛機到達的南京。
本來為了節省時間,陳海生想直接坐動車到常州。但是他又考慮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接觸了解下徐磊,想多跟他結交一下。
畢竟江北區的發改委主任,雖然級別不高,但卻是掌握眾多的招商引資的企業資源。利用這次機會,獲得他的認可,進而成為好朋友,對以後支行公司業務的發展太有利了。
於是打定主意延長行程,首先在南京待兩天。行前就跟楊洪才講好,讓他晚兩天安排車輛到南京接他們。
陳海生行前已經了解到解廣劍的企業在南京設有辦事處,車輛食宿等都還好安排。這也是他跟杜區長建議讓解廣劍隨行考察的真正原因。
四個人下午一點鍾到達的南京飛機場。
解廣劍早已通知了公司辦事處,安排好了車輛,直接就把他們接到了南京秦淮河附近的“白苑賓館”住下。他們已經在飛機上用過午飯,放好行李稍微休息一會兒,就興致勃勃地開始逛南京這座六朝古都著名的景點。
陳海生和徐磊都是第一次來南京,解總先把他們帶到了“南京夫子廟”景區。幾個人來到景區一處景點“老街”的牌樓前,陳海生和徐磊都注意看了門上的對聯:“街老今猶昔,鋪新尚依然”。再往裏轉,兩旁琳琅滿目的店麵格式,古今中外的各式招牌、形象標示、LOGO混雜,爭芳鬥豔,整個街麵寸土寸金,倒也符合對聯的內容,名至實歸。
幾個人興致勃勃地邊走邊看,琳琅滿目的街道兩旁的小吃店的介紹,各種店鋪招牌迎風招展。
在一處沿街不大的門麵前,迎風飄揚著一麵古代戰旗,上書“南京正宗臭豆腐”,陳海生停住了腳步。
陳海生看著幾位:“我請客,每人一碗臭豆腐?”
幾個人上前圍住了頭上紮著紅色頭巾、上著青藍色下著青綠色服飾的漂亮的服務小姐,調侃嬉笑著每人一碗臭豆腐,其實每碗隻有一元硬幣大小的四塊,品嚐而已,多了就失去了品嚐的意義,南京的小老板會做生意。還別說,味道真是純正,聞著臭吃著香。解廣劍一碗沒夠,還又追加了一碗。
陳海生提醒他:“解總留著點空間,南京名小吃有的是。”
走不多遠,又是一麵戰旗飄揚,上書“南京正宗鴨血粉絲湯”。
解廣劍走在前麵,一位藍黃相間古代裝束的年輕女子,滿麵喜色地攔住了他,熱情地介紹著本店的傳統名吃“鴨血湯”。他童心未泯,裝模作樣地跟年輕女子,足足討論了一刻鍾的鴨血粉絲湯的曆史,最後經不住誘惑,請大家品嚐一碗。味道酸辣可口,鴨血塊入口就化,幾個人紛紛稱讚。解總跟年輕女子依依不舍揮手作別。
徐磊則提議進“江南貢院”去看看。陳海生之前有所了解,南京的“江南貢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由此陳海生知道徐磊是個喜歡中國曆史之人,喜歡學習之人。一麵走一麵看,陳海生也注意觀察著徐磊,看得非常認真仔細。
陳海生看著古代考生的“考場”的遺址,心中暗暗讚歎古人的治學精神。不到一平方米的考間,兩邊有士兵把守,考生要在裏麵連吃帶喝帶答卷待十幾天,不僅要求考生有淵博深厚的學識水平,還要有充沛的體力和相當的社會閱曆和超強的精神承受能力才能熬得下來。
看到一旁的考場製度的講解,預防考生作弊的規定的介紹,心中更是讚歎不已。古人用最簡單可行的方式,幾乎防範了考生所有的作弊的風險。相比現在的高考形勢,不僅作弊手法五花八門,替考、代考醜聞層出不窮。
一個孩子參加高考,全家人像要打一場淮海戰役一樣亞曆山大,高考不僅是孩子的競爭,逐漸地演變成家庭、家庭資源外帶七大姑八大姨的競爭,不知道社會在這方麵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陳海生也為古人創造的“頭懸梁錐刺股”的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感動,想起正上初中的孩子,十幾歲的孩子,成天埋頭在書堆裏,文山題海,早已經沒有了成長的快樂。在景區旁邊的商品店裏轉了轉,選了一支超大號的鉛筆,準備回去後送給孩子掛在床頭。預祝他取得好成績,據服務人員講還是比較靈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