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也是非常激動,待掌聲平息,平靜一下心情,繼續講:“我重點跟大家談一下這次跟市行領導、區政府領導一起到常州考察學習的體會。”
“這次到常州考察,看到常州的中小企業發展迅猛,對資金的需求非常旺盛,一方麵為銀行提供了發展的良機,另一方麵銀行也確實為客戶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常州市行一年的中小企業貸款投放量,是我們市行一年的3—4倍,我倍感壓力。
這次考察學習的起因,是我和丁行長參加區政府的銀企合作懇談會,企業需要資金發展,而我們銀行受到種種貸款條件的限製完不成投放,政府也很著急。說實話就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而言,南方北方沒有多大的差別。這次考察的‘互助聯保貸款’這樣形式,簡單說,就是把企業的發展、銀行的資金、政府的信譽三方聯係在一起,就完全可以解決目前江北支行企業貸款需求而缺少擔保或者抵押的條件限製。之前我有跟市行彙報過,市行也跟省行請示過,同意我們江北支行可以先行先試。”
陳海生講到這裏,停頓喝口水,給大家空出時間進行消化。
然後看著丁謙:“其實在我出發之前,丁行長就已經帶領客戶經理行動起來,開始了對第一批‘助保金貸款’四戶企業的考察工作。既然上級行同意我們先行先試,那麼我們就要走在整個省行的前麵。”
最後看著丁謙加重語氣,“我希望大家記住一句話:‘不能及時成功,就是失敗!’丁行長抓緊時間吧,爭取盡快地完成第一單四戶企業的貸款落地。有機會也帶領客戶經理,到中小企業發展好的南方去看看取取經。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爭取江北支行公司業務有一個大發展,畢竟機會稍縱即逝。”
丁謙仔細聽著,心中一動。他在省行公司部的同學,近期曾經暗示過他,省行要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客戶部,專門管理發展中小微企業業務。自然各市分行也要成立,自己提拔副行長比趙旭還早一年,趙旭已經是部門經理了,自己再抓不住這次機會……
本來打算會後跟陳海生彙報幾個問題。他對四個企業的考察情況看,有兩個很難落實貸款條件,達不到市行的小微企業準入門檻,做不了業務。再一個就是對企業采取“助保金貸款”這種方式的擔憂。
因為盡管每戶出資10%備用,但是如果有一戶企業經營不善,出現問題,往往助保金不足以償還。再者說一戶企業出現問題後,動用助保金來償還固然可以避免風險,接下來怎麼辦?勢必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總之助保金起的作用有限。再就是對政府能否出資10%缺乏信心,或者以什麼形式出資10%表示擔憂。
遠如浮雲,多思無益。
現在他決定不再提這些問題了,銀行畢竟不是自己一個人幹的。不管怎樣先把小企業貸款指標做上去再說。
陳海生講完正好看著他,他趕忙說道:“好,陳行長的講話高瞻遠矚,分析得切合時弊。之前陳行長安排考察的幾個企業,也基本符合市行貸款準入的條件,會後我會督促客戶經理,抓緊時間準備材料上報市行審批。”
陳海生心裏舒服,第一次體會到了行長的感覺,宣布了散會。
其實他沒有想到,丁謙的許多擔心在不遠的將來都成了現實。他也不知道,在他和徐磊等人南方考察期間,副區長杜成業給區長亓東方彙報工作,提到銀行要求政府按照貸款總額的10%出資作為備付金時,亓東方大發雷霆,把杜成業大批了一通,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備付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