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終於想起了給於紅梅回電話。於紅梅接了電話,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開車來接我吧!”
陳海生開始捉摸不透她的想法了。下樓開車一邊走一邊想,她很少主動找自己,這次一定是有業務方麵的事情可以幫助到他。陳海生判斷她對自己很認可,但是憑她所處的位置,在公司裏業務方麵的話語權並不大,或者說起的作用有限。
但是不管怎樣,支行要跟電廠發生業務,必須得先突破她,才有可能有往下進行的希望。
陳海生之前了解過,於紅梅供職的臨慶電廠,現隸屬於全國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北方電力集團,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係。前身是江北區的一家集體所有製的發電廠,當時有10萬千瓦機組,規模一般,負擔著對江北區幾千戶居民的冬季供暖業務,也算是肩負著維護一方的穩定的責任。
後來國家北方電力集團進行資源整合,搶占北方市場,把江北電廠收歸麾下。集團整體上市後,順理成章成了江北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名稱也改為“北方電力集團臨慶電廠股份有限公司”。
當然集團也對電廠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改造。主要負責人和公司層麵的領導,由集團總公司實行委派製,像總經理、黨委書記、若幹的副總經理、工會主席等職位。
重要的部門像辦公室、財務部、計劃經營部、招標辦等負責人仍由公司確定,但是必須報集團總公司核準備案,運行體製還是能體現著國有企業濃厚的管理模式的色彩。
於紅梅是公司財務部負責人,她的直接領導有分管計劃經營的公司副總經理和公司總經理。財務部主要的職能體現在生產經營的成本核算、工資發放等。
陳海生細心地了解過,電廠的資金回流有兩大塊:集團按時返還的電費,每年一次的供熱款的收集,支出的主要款項有購煤款、職工工資獎金等。
但是由於財務集中核算,集團返還的電費往往不夠及時,但是作為主要供貨商的山西煤老板的煤款,則需要按時支付甚至要提前支付。所以於紅梅所在的財務部還有一項重要的職能——為保障公司正常經營支付籌措資金。
電廠每年近20個億的存款、貸款的結算量,是每家銀行都得爭搶的業務資源。對於這樣一塊大大的肥肉,要想分得一杯羹的話,首先得於紅梅首肯才行,她不同意直接沒有開展業務的可能性。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呂興華,業務上一竅不通,隻能仰仗於紅梅,對她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陳海生之前幾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征詢過她,開展貸款業務,於紅梅沒有答複。也跟她探討過,利用支行網點的優勢資源,雙方合作收取城鎮居民每年一次的取暖費,把財務部人員的工作量轉移到銀行來承擔,自然存款沉澱在支行,於紅梅曾動過心也還沒有明確的同意。
胡思亂想著,已是到了廠門口。
半開玩笑給於紅梅打電話,“於科長,我已經到了廠門口,你出來還是我進去?”
於紅梅道:“我這邊臨時有點事,你等我一會兒。”
等了一會兒於紅梅還沒出來,陳海生又想到她辦公室看看。開到門口按了喇叭,想把車進去,門衛出來趾高氣揚地讓先登記,並且車隻能停在廠外邊。看看距離辦公樓還有好遠一段距離,隻好再給於紅梅打電話。
於紅梅讓他把手機給保安,也不知道她跟門衛講了半天什麼,門衛讓陳海生登記後給他一張臨時出入證,勉強同意他把車開進去,一再強調必須停在預留停車位置,不能停在門前邊領導專用停車區域。把陳海生給膩歪的,破公司牛成這樣,TMD有本事把銀行貸款全還掉。
財務部在一樓,於紅梅辦公室102房間。
敲門進去,於紅梅正在通電話,見他進來指指沙發,臉紅了一下示意陳海生先坐下。又對著話筒說了幾句什麼,看樣子是跟領導彙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