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正確正確(2 / 2)

朱秀華道:“不吃不喝,半個多月吧。”

陳海生算著帳,腦筋快速轉動著:“我給你們發加班費,按照節假日標準。你做做工作,帶著他們,用兩個月的周六、日加班,能完成嗎?”

朱秀華遲疑道:“差不多吧,等於多發一個月工資呢,現在青年人普遍缺錢。”

又擔心起來:“我不是懷疑你啊,我也怕領導有時候說話不算數。”

陳海生堅定的說:“我保證,到期兌現不了,我自己掏腰包。”

朱秀華:“既然你決定了,我帶著他們幹,不能給領導出難題。按照標準整理出來。”

陳海生道:“接受檔案,上麵那個部室說了算?”

朱秀雲:“計財部,經理趙旭說了就算。你得找理由加個塞。”

陳海生打著算盤:“你負責帶著他們,按照標準,兩個月每周六、日加班,把檔案整理好,還不能影響正常工作?”說罷平靜的看著朱秀華。

朱秀華表情凝重,點點頭:“行。”

陳海生:“我負責聯係檔案庫,提前接收。這樣咱們就不用檔案室了,直接裝修成幾間簡易員工宿舍,地方足夠了吧?”

朱秀雲明亮的眼睛,拍手稱快,“對啊,住的地方就解決了。”

又擔心起來:“但是私自變更裝修資金用途,要受處分的呀?”

陳海生看著她,“如果給上麵打報告請示呢?”

朱秀雲悠悠的歎了口氣,“猴年馬月。變更方案也是要追究責任的,責任人要受處分。”

陳海生就又粗放起來,“員工在外麵租房,安全出了問題一樣受處分,誰輕誰重?兩權相害取其輕,我聯係趙旭經理,出了問題我負責給上麵解釋。”

朱秀雲讚歎道:“陳行長,你是很務實的領導。”

工作的最好境界,就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好正確的事情。往往受各種環境影響:內部的、外部的,質量、效率等等吧,基層工作者為了工作達標,或許要受很大的難為。有的人先謀後動,工作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求無功先求無過,力求自保,不授人以柄;有的人就是工作是自己的,必須盡上職責,務求優質高效完成,追求“服個大務”,推崇出名趁早,又往往是蘿卜快了不洗泥,缺點錯誤就是維吾爾族姑娘的小辮子__一抓一把。

用不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碰到英明的領導,慧眼識珍珠,隻看結果不看過程,也可能保的一時的平安,但不長久。

用不正確的方法,去做不正確的事情,那就貽害無窮了。筆者最近看了二月河著的《雍正王朝》一書。其中一章節,寫到雍正帝的兒子弘時,為了和弟弟弘曆(後來的乾隆帝)爭奪皇位繼承權,派出一批殺手,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特警,追殺競爭者也是親弟弟弘曆。可是派出的第一批執行任務的特警,出師不利,任務失敗。弘時利令智昏,竟又派出第二批特警人員,繼續追殺弘曆,同時將第一批人員誅殺滅口,結果引起第二批特警人員反水,向雍正皇帝舉報了他的所作所為,以防再被滅口。皇子弘時終於引火燒身,雍正皇帝在賜死他之前,說得一段話,令人深思:“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個章法。像你(弘時)這樣一個,一個連做壞事情都沒有章法的人,注定成不了氣候…”

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弘時刺殺成功了呢?

曆史肯定就要重寫了,自古以來不都是以成敗論英雄嗎?成王敗寇。假設唐太宗李世民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也不會有後來的“貞觀之治…”

曆史這狗東西,還真TMD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