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分析研究(上)(2 / 2)

那就有一種可能,提供給銀行的報告,關鍵數據經過篡改或者人為修改。可是該陽光審計事務所的印章是真實有效的,即使國家公安機關鑒定中心來甄別,也絕對不是偽造的。

如果企業涉嫌造假,如果陽光審計事務所涉嫌幫助企業造假,如果有人故意篡改數據或者因為老眼昏花寫錯數據,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就有合夥涉嫌騙取銀行貸款之嫌疑?銀行提起訴訟的話,某些人就會有牢獄之災?

按照謝冰燕的指點,陳海生翻看了所有的不動產抵押物登記。除了幾部車輛外,其餘就是在建土地抵押。土地性質為工業用地,但是位置非常優越;相鄰的周邊地塊,都經政府規劃為住宅用地,土地價格要高出很多。政府總不會故意圍繞在一家化工企業周邊,來規劃開發大型民用住宅區吧?

還有從建廠到設備安裝到實驗產品諸過程,幾乎享受了政府所有的優惠政策,土地審批符合手續。足見胡學偉兄妹和政府部門關係密切,可是賬麵上幹幹淨淨,和政府的關係就是純淨水,清澈見底。

陳海生簡單分析,現在就可以提起訴訟,起訴理由是騙取銀行貸款;也可以起訴陽光審計事務所陰奉陽為,違背一代偉人“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的諄諄教導。思前想後,這樣做可以是暢快淋漓,整個過程遍布G點,想想都會舒服的手舞足蹈。可是對收回貸款本息,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讓對手破罐子破摔…

陳海生又往深處想,所有材料,所有環節,可是經過了客戶經理開始等諸多人的雙倍“諸多”之手,諸多部門都做了鑒定的,難道就沒有人,沒有一雙眼睛,看出其中的水分?難道沒有一雙火眼金睛,像孫悟空一樣,演習一遍三打白骨精?還是睜一隻眼,又睜一隻眼,左眼看白骨右眼看妖精?

陸彥君和王文遠對待該筆業務,一開始都是持反對態度的?是否他們迫於壓力,彼此心知肚明,卻又不說破呢?是不是隻瞞著自己一個人…圈套,到處都是圈套…不管怎樣,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由自己來引爆這個雷。

陳海生又想到,胡學偉還在國外遊離,一直也沒有回來;自己參加完山村葬禮回來後,主動和胡雪娟通過一次電話,她一直在老家,處理老人家善後事宜。告訴陳海生,凡事盡可以找財務部孫部長。

陳海生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再去一趟。見見財務部人員,見見孫部長,了解一些情況,佐證自己的判斷。

於是打電話給王文遠。

陳海生:“王行長,在哪呢?”

王文遠:“陳行長,我在企業做貸後走訪呢,有事嗎?”

陳海生:“啥時候回來?”

王文遠:“這是咱們行最遠的一個客戶了,近百公裏呢。我和徐濤經理一起來的。剛到企業,正在和財務人員座談。估計一時半會兒回不去了,有事嗎?”

陳海生:“本打算和你到企業去看看。你回不來那我自己去好了。”

放了電話,陳海生想,一百多公裏的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到企業的經營情況嗎?說句不好聽的,老板跑路了或者企業被搶光了,猴年馬月才能反映到行裏來?

就想瞅機會和王文遠聊聊,梳理一下資產客戶情況。距離遠管理不到位的,堅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