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邱真人萬裏拜謁成吉思汗(1 / 1)

金、元兩代的統治者都是先從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發展起來,最後入主中原的。他們原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水平都落後於漢族,因此,統治手段較為落後,為了鞏固和加強對中原的統治和管理,他們不得不學習漢族的統治方法,接受漢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因此,金、元兩朝都扶持宗教以便控製民眾,而處於戰亂之中的人們也需要宗教信仰幫助自己得以解脫。金、元之際的道教就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得到了發展。因為宋代推崇道教,宋徽宗甚至自號“道君皇帝”,並因此導致了諸多弊端,朝野和民眾對道教產生了不信任感;故南方天師道(正一教)在南宋及金、元時期發展趨於停滯。而在金元控製的北方,因為上述等諸多原因而發展形成了三個道教新派別: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其中以全真教最為興盛。

全真教的創始人為金代著名的道士王重陽(公元1112—1170年),他在山東傳有七大弟子:邱處機、馬鈺、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尤以邱處機影響最大。

邱處機(公元1148—1227年),元代著名道士,號長春真人。他二十歲時拜王重陽為師,苦修多年,聲名滿天下,南宋、金、蒙古三國皇帝都爭相結交他。

蒙古伐金後,北方地區戰亂頻繁,幸存的人們更多地依附全真教尋求寄托;邱處機掌教時“全真教徒滿天下”,成為各種勢力都想拉攏和利用的對象。“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西征中,專門派人到山東邀請邱處機。

在成吉思汗的不斷詔請下,已七十三歲的邱處機於公元1221年二月從宣德州(今河北宣化)出發,先奔東北,至呼倫湖;然後向西橫穿蒙古高原,翻越阿爾泰山,再沿天山北路西行渡過阿姆河,於1222年四月到達大雪山成吉思汗行營。行程曆時一年零兩個月;如從萊州動身算起,則途中曆時四年。

成吉思汗視邱處機為神仙,讓他住在自己帳篷旁邊的帳篷中,並特許他見麵不用跪拜。邱處機以七十多的高齡,遠行萬裏來見成吉思汗,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想勸導蒙古軍隊不要亂殺人,“拯億兆於滄海橫流之下”。他講道三次,並多次勸說成吉思汗:統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治國之方,以敬天愛民為本;長生之道,以清心寡欲為要。成吉思汗雖然覺得他說得有些道理,但自認為難以做到。

公元1223年二月,邱處機啟程東返,於第二年二月到達燕京(今北京)。成吉思汗雖然沒有聽從邱處機的勸告,但允準全真教人可以免除賦稅,並任命邱處機總管天下道教,企圖利用他在廣大教徒中的威望來發展和加強自己對中原地區的統治。

全真教的祖師王重陽規定:本門弟子不得做官,永遠安居於民間。邱處機根據當時的天下大勢,改變了這一教條,主動與統治者合作,改革全真道教,得到了朝野的普遍支持,使全真派一時發展達到興盛空前的境地。

邱處機還是個了不起的詩人,他西遊其間寫了不少詩篇,詩作反映了成吉思汗征西域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