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從金中都到元大都(1 / 1)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地處平原與山地交界地帶:西、北部群山環抱,東南一帶古代為大片沼澤,後形成衝擊平原。它的西南角接近太行山下,是通向華北平原的門戶;北部為燕山餘脈,但西北和東北可通過南口及古北口等山穀,通往內蒙古高原和鬆遼大平原。雄偉險要的地理環境,使之成為天然的軍事要地。

古稱北京為“燕”和“薊”,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有周武王封召公於燕的記載,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曆史了。春秋戰國時期,薊城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的都城。從秦漢到隋唐,它都是軍事重鎮,也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進行貿易的大都會;雖然地名更改多次,但城市的基本地理位置變動不大。

遼化則稱北京為“南京”,也稱燕京,作為遼國的陪都;但北京真正作為都城,是在金朝。

金滅遼之後約三十年,於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正式將都城從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遷到北京,改稱“中都”。這是北京從軍事重鎮和貿易中心而成為政治中心的轉折點,此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為首都。

金中都是在遼南京城的舊址上護建而成的,其位置在今北京城的南部。城平麵近似正方形,周長約十五公裏,每邊各有三座城門。皇帝居住的宮城,位於城內中部偏西南處,呈規整的長方形。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又在城東北郊建立了離宮——大寧宮,其中心部位,在今北海公園瓊華島和團城一帶。

宏偉壯麗的中都城,對後來元代大都城的建設影響極大。

金朝在北京建都六十餘年,金貞佑三年(公元1215年),蒙古騎兵突破南口天險,攻占中都,全城毀於一片火海之中。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采取兩都製度,以開平(今蒙古多倫西北)為主要都城,稱為上都,以中都為陪都。數年後,忽必烈決定建設中都新城;並立即征集工匠,組建工程指揮機構,任命曾主持上都城建設的漢人劉秉忠負責規劃營建。

劉秉中首先進行十分詳細的地形測量,然後製定了總體建設規劃。修建房屋和街道之前,先埋設了全城的下水道,再逐漸按規劃好的城市藍圖修建。

至元四年(公元1271年),規模宏大的新中都建成。同年,忽必烈公開廢除“蒙古”國號,按照《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第二年,忽必烈又命名中都新城為“大都”,宣布建都於此,而以上都開平為夏都(陪都);蒙古人則稱大都為“汗八裏克”,意即汗城。遷都於此,同時也意味著政治中心的南移,忽必烈決心滅宋,做統治全國的皇帝。

元大都在地址的選擇上,有意避開了金中都的廢墟。但又把未遭破壞的、風景優美的大寧宮及附近的大片湖麵(當時稱為“海子”)包括了進去,並作為城市的中心部分。在城市的設計布局上體現了我國傳統的建都原則:三重城恒,中軸對稱,前朝後市,左祖右社。

第一重城牆為外城,即整個城市的外廓。外城長約二十八公裏,平麵呈南北略長方形。城牆全部用土夯成,外麵是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城四角建有巨大的角樓,如現在北京建國門外的古觀象台,就是當時的東南角樓。

外城共有十一座城門,很別致。據說,這是設計者劉秉忠以此詢征神話傳說中三頭六臂的哪吒:南麵三座門象征他的三頭,東西兩邊各三座門象征他的六臂,北麵的兩座門則是他的雙足。

第二重城牆皇城,周長約十公裏,位於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區。皇城的中部是太液池,即後來的北海與中南海;東部即宮城,西部有興聖宮和隆福宮。皇城是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地方,即為“前朝”;皇城後麵的海子(今什刹海)是商船雲集的地方,這一帶是商業中心,就是“後市”。

皇城的東部(左邊)建有太廟,是皇帝祭祖先的地方;西部(右方)建有社稷壇,是皇帝祭土地的地方。這稱之為“左祖右社”。

最裏麵一重是宮城,即紫禁城。宮城的中心線向南北兩端延伸,也就是整個大都的南北中軸線;從而十分鮮明地突出了宮城的位置,顯示了這個封建王朝統治中心至高無上的地位及其設計思想。

大都城的幹道基本上是整齊方正的方格網狀。全城被幹道劃分成五十個街坊,坊內有數條平行的小巷,稱為“胡同”。胡同多為東西向,寬約五到七米;兩條胡同之間相隔約七十米,由一些四合院式住宅並聯而成。這種東西向胡同的布局方式,很適合北方住宅對光照、通風和交通的需要。城內的居民約有十萬戶、四五十萬人。

元大都的興建,是中國建築史上光輝的一頁:它繼承、總結和發揚了古代都城規劃、建設的優秀傳統,並為以後明、清北京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規模宏大,宮殿壯麗,人口眾多,商業發達,是自隋、唐長安以後,平地起家新建的最大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