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被大水淹了之後,城裏的情況越來越困難了。趙襄子非常著急,對他的門客張孟談說:“民心固然沒變,可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伯瑤,是不會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
當天晚上,趙襄子就派張孟談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韓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經張孟談一說,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裏,過了三更,智伯瑤正在自己的營裏睡著,猛然間聽見一片喊殺的聲音。他連忙從臥榻上爬起來,發現衣裳和被子全濕了,再定睛一看,兵營裏全是水。他開始還以為大概是堤壩決口,大水灌到自己營裏來了,趕緊叫兵士們去搶修。但是不一會,水勢越來越大,把兵營全淹了。
智伯瑤正在驚慌不定,一霎時,四麵八方響起了戰鼓。趙、韓、魏三家的士兵駕著小船、木筏,一齊衝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裏的不計其數。
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瑤侵占兩家的土地收了回來,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
公元前438年,晉哀公去世,其子幽公即位。韓、趙、魏三家乘機商定了瓜分晉國的方案。魏控製了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東部;趙占去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的中部、西南部及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韓擁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而國君晉幽公被分到了絳州和曲沃兩座小城,完全淪為了韓、趙、魏這“三晉”的附庸。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別派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認也沒有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
自那以後,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都成為中原大國,加上秦、齊、楚、燕四個大國,曆史上稱為“戰國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