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得安寧的時候,朝堂也不閑著。
“皇上,邊關八百裏急報,西成國迅速聚集了十五萬大軍逼近我南詔國邊防,屯兵於四十裏之外,並且不斷的騷擾我國邊防的城鎮,所到之處雞犬不留,而駐紮在邊防的宇將軍雖說勇猛但是他手上也隻有五萬兵,如何對抗西成國十五萬大軍的虎狼之勢啊!所以宇將軍才不得不快馬加鞭送上八百裏急報,望皇上快快集結援軍。”左將軍上前啟奏到,一臉的凝重。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西成國國君淩浩國在兩個月之前已傳位給自己的第三個兒子淩天毅的事情大家早有耳聞,隻是沒有想到淩天毅竟有這般野心,剛登基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聚集十五萬大軍來犯,可見他並不似其父那般安逸。
“眾位愛卿有何看法?”風逸辰聽了這個消息也很意外,以往西成國一直都是一神秘低調處事,從來不會這般大張旗鼓的進犯別國,這次這般如此迫不及待或是早有準備。
“皇上,依臣之見,不如先從東邊的十五萬大軍中調遣十萬大軍壓向西邊,逼退了西成國的大軍再說。”兵部尚書上前獻策到。
因為西成國近二十年來一直低調神秘,也從來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戰爭,所以駐紮在西邊的守軍句隻有五萬,而東旭國雖然一直與南詔國姣好,但是近年來兩國邊防還是時不時出現一些糾紛,太上皇還在為的時候,就擔心萬一東旭國那天挑個緣由來犯,所以把十五萬大軍都駐守在東邊,這樣就出現了現在的這種情況。
“皇上,這萬萬不可啊!如果把東邊的十萬大軍調遣到西邊對付西成國,那東邊就失去了屏障,萬一東旭國也集結大軍來犯,那僅剩的五萬大軍根本就不是東旭國的對手。”梁都督上前反駁兵部尚書的提議。
風逸辰沉吟了一下,覺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是如今西成國已經大軍壓境,情況已經危在旦夕,而東旭國還沒有動作,但不代表就完全沒有動作。雖說這麼多年來,南詔國和東旭國一直較好,但是隨著老一輩的帝王退位,新一代的帝王上台,每個帝王的心中都有一個一同四國的宏大理想,而且這麼多年來大家一直相安無事同時也在養兵蓄銳,都在為各自心中的那個理想奮鬥,萬一西成國和東旭國達成了某種協議,給他來個聲東擊西,那他南詔國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況,到時候南詔國被攻陷就等著其他三國的蠶食瓜分,所以,在這個節骨眼的關頭,他不能大意。
“可是如果不集結援軍支援西邊,西邊遲早都會被攻陷的,皇上!”尚書大人焦急的說道。
“梁都督,你來說一下我南詔國現在一共有多少可以調用的軍隊?”風逸辰向梁都督看去,還擺擺手示意尚書大人稍安勿躁。
梁都督見皇上發問,便把如今的形勢告知了皇上,“如今除了西邊的五萬守軍和東邊的十五萬守軍,還有南邊和北邊加起來不到八萬的水軍,還有去年春天招收的八萬新兵,如今應該可以派上用場了,最後就隻剩下京都的五萬禁衛軍了。”
風逸辰略微沉吟了一下,便打定主意,下令點將,“左將軍聽旨!”
“臣接旨!”左將軍知道皇上這是有了主意,便一臉肅穆的上前接旨到。
“朕命你為平西大將軍,在東邊調遣五萬精銳帶上去年招收的八萬新兵,一共十三萬大軍前去西邊支援宇將軍共同退敵。”如此一來南詔國就有十八萬大軍了,雖然有八萬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蛋子,但是就數量上來說就略勝一籌了,而且,那些新兵也是時候磨練磨練了,每一個勇猛的士兵,都要經過戰爭的洗禮。
“臣遵旨!定不負使命!”
“那朕就等著平西大將軍的凱旋歸來!來人啊!賜虎符!”風逸辰下令到。
不多時,就有太監用托盤捧來一塊巴掌大純金打造的虎符,風逸辰把他賜給了左將軍。
沒有料到的是左將軍雖然率領了十三萬大軍前去救援,但是南詔國這些年來養尊處優,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平常時的訓練也隻是一些對打健身之類的項目,即使有,也隻是小打小鬧之類的小戰爭,根本就沒有見識過兩國交兵之類的大型戰爭,所以,有很多士兵一上戰場看到那些血肉橫飛,頭顱翻滾的血腥場麵,心裏就十分的恐懼,紛紛打起了退堂鼓,原本士氣慢慢的軍隊頓時潰不成軍,退回邊城小鎮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