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轉過身子,走到身旁一廚櫃,打開一櫃子,從裏麵拿出小藥瓶,對官員說:“這是一瓶毒液,你把這毒液塗在鞭上,就可以使那太監昏迷過去,呼吸衰竭,最後死去。”

“娘娘英明,不過……”

“不過什麼。”

“那些審問的官員獄卒都被隔離起來,要怎樣賄賂他們,這是個問題。”

“刑部總不能是完全封閉的吧,總有人是要和外界聯係的。這樣吧,你去找為刑部獄卒們提供夥食的夥頭,然後叫夥頭把這瓶毒液交給獄卒,讓獄卒伺機在鞭上下毒。記住,千萬不要驚動刑部大人,不然,事情就敗露了,知道嗎。”

“他們會聽我們的嗎,娘娘。如果他們隻效忠陛下呢。”

“那你就給他們看這個。”

“扇子?”官員疑惑地說。

“對,上麵有陛下的手跡。你就告訴他們,他們是在給陛下辦事,還要他們告訴這事關係複雜,不要讓其他人特別是刑部大人知道,違令的陛下要追究責任。”珍妃笑著說,“別忘了,給他們銀子,要叫他們先別花,免得引人注目,事情敗露。”

“娘娘英明,臣自愧不如。”

“廢話少說,沒問題的話,就去辦事吧。”珍妃說。

“是,臣這就下去,娘娘就等我好消息吧。”

刑部裏高高的冰冷圍牆透出令人窒息的氣氛,行道兩旁堆積滿了從高高梧桐樹上落下的黃葉。夜深人靜的時候,仿佛聽見從遠處傳來的冤魂的陣陣哭訴聲。就在刑部審理太子猝死一案的第二天,宮裏就傳開了這樣的言語,在太子身邊伺候的太監在獄中死去,所有人都人心惶惶,都在議論這件事。而珍妃卻長籲一口氣,因為她和同她密謀的那些官員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

太子的死因始終沒有查出來。彼得一氣之下,把刑部裏的許多官員革了職,把他們都貶回了家鄉當平民,那些在太子身邊的太醫也是紛紛下了大獄。最終,彼得還是不得不接受太子是因為額娘過世傷心過度而猝死的說法。但彼得始終無法從喪妻喪子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成天抑鬱傷心,偶爾一想起這事,還是會痛哭流涕。而這一切,在彼得身邊的仆人也是看在眼裏,總是告訴彼得要開心,要學著從不幸中走出來。但彼得也不把傷心當回事,任憑自己沉浸在抑鬱裏,這樣最終使自己一天比一天瘦,直至枯瘦如柴。

終於有一天,彼得發現自己的胸口會莫名其妙地疼痛,認為自己是得了什麼大病。於是,叫來了國舅爺給看病,國舅爺說:“陛下,臣以前也診斷過類似的病人,成病的原因有很多,但都不一樣。有些治得好,有些治不好。不過,那些治不好的,他們死後,臣都會解剖他們,認真研究他們成病的原因。以確認是不是誤診,積累了這麼多年的經驗,現在幾乎都能百分之百的確診。”

“是嗎,那你認為我的病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希望治好嗎。”

“當然可以。陛下,這些年身體迅速消瘦,恐怕是消化係統出現了問題。至於胸口莫名其妙地疼痛,可能是消化係統問題引起的,使膽汁燒心,引起疼痛。”國舅爺說。

“那是消化係統什麼問題?”

“胃力衰竭,使得膽汁燒心。”國舅爺說,“對了,陛下,近來心情可好?”

“哎呀。”彼得歎了一口氣說,“皇後走了,我的兩個兒子也死了,一想起這事,我的心就像被人揪了一樣疼。”

“實話說,陛下這病興許是長期抑鬱傷心所致的。所謂傷心過度則傷胃,所以陛下胃不好,所以消瘦。陛下今年也有六十六了,要懂得保重自己,得失看開一點,要拿得起放得下,那樣才能延年益壽啊。”國舅爺說。

“國舅爺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真的是應該好好保重自己啊。”彼得開心地說。

“陛下現在很是虛弱,等您病好了,我建議陛下吃些人參,人參可是補藥中的上品啊。很適合年老體衰的人。”

“那好嘛,等我病好了,再叫你來調理調理吧。”

“好吧,我現在給陛下開幾帖藥,陛下吃了,應該會好的。”

“嗯,麻煩你了。”

“為陛下效勞,是臣的榮幸和職責。”

春風吹拂著湖麵,湖麵上朝氣蓬勃的盛開的荷花伸出水麵,隨風搖擺,像是婀娜多姿的妙齡少女。寬闊筆直的禦道兩旁的高大的梧桐樹在微風吹拂下發出沙沙的聲響,在高大雄偉的宮殿城牆的襯托下,更得顯得莊靜肅穆,又使人心曠神怡。就在這滿圓春色的日子裏,彼得的身體也康複了,神清氣爽。據彼得後來回憶說,如果沒有國舅爺給看病,自己也許就因為沉浸在喪妻喪子悲痛中無法自拔而傷心過度致死。也是國舅爺讓他知道情緒變化會影響身體,要克製自己一些負麵的感情,讓自己開心過完每一天。

彼得身體康複了之後,國舅爺也給彼得開了些調理身體的藥,彼得的身體也漸漸好了起來,不再虛弱,恢複了當年的青春活力。但彼得同時也知道國舅爺醫好的隻是他身體為上的病,其實真正的根源是自己的心病,心病隻能是靠自己去克服,別人是幫不了的。事實上,在瑪雅氏死後,彼得還多活了四年。這期間,皇陵修建好了,彼得下令秘密把瑪雅氏和太子的遺體運到了雲島,移進了皇陵,等他自己死後遺體也將移進皇陵,和他們共同安息。

不過,彼得始終沒有立二王子為太子,因為太子死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彼得心頭,他怕把二王子立為太子,二王子也會莫名其妙的死去。所以就沒有再立太子。至於二王子和珍妃則一直在暗中秘密交往,沒有讓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不過,期間也發生了一件讓他們都不開心的事,那就是彼得希望二王子趕快成婚,畢竟他是將來皇位的繼承人。而二王子心裏隻裝著珍妃,於是推辭說,還沒有找到喜歡的人,希望找到喜歡的人再成婚。起初,彼得一心要二王子成婚,但二王子一再堅持要找到喜歡的人再成婚。彼得也答應了,不過要他盡快找到喜歡的人趕快成婚,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抱上自己的皇孫。

但在瑪雅氏死後的第三個年頭,二王子依舊沒有找到喜歡的人。迫於彼得的壓力,二王子最終還是和一大臣的女兒成了婚,這讓珍妃生氣了好長一段日子,暗暗下了決心,將來二王子繼了皇位,一定好好收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