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洞若觀火(2 / 3)

等他們兩群人各自談笑間,到了我們麵前,就像一片白雲,和一片烏雲,湧到了我們麵前,涇渭分明,彼此鄙視,相互冷哼一聲,我與唐唐禮貌地微微鞠躬,甜糯糯、溫柔柔地道:“歡迎光臨!”

而後,唐唐抿唇在旁邊微笑,由我笑眯眯不好意思地說:“客官,真是抱歉得緊!今天,來吃飯的仙人已經足有幾千人,占了上千個桌子,每一個桌子都要點至少幾十道菜。我們的廚師們已經忙不過來!頂多,還能接待三百號人!您看,要不你們猜拳,輸了的先在旁邊的客棧住一天,明日再賞臉光臨小店怎麼樣?打打殺殺不好,猜拳既簡單又文明,嘻嘻,一點都不傷和氣,怎麼樣?”

嘻嘻,唐唐的眼光很好,看出來今天他們必會為了吃飯而火並一場!很多人,尤其是女人,感知極其敏銳、準確!比如,與李清照齊名的唐代才女薛濤,八歲那年,與父親在庭院中梧桐樹下歇涼時,父親吟誦道:“庭除一古桐,聳幹過雲中。”薛濤隨口應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三歲看老,一葉知秋。很多時候,是有道理的。其父愀然久之!後來,薛濤十四歲時,在蜀地為官的父親病故,薛濤的母親還在,但長到十六歲,薛濤就入了歡樂場,墮落為迎來送往的風塵女子,她八歲時那句詩,正是歡樂場中迎來送往各色客人的風塵女的人生寫照,她本就是那個性格。

需知,薛濤那時,已經長到十六歲,並非是父親犯罪,自己被發配為官妓,她大可以嫁人,過平凡的日子,但是她忍受不了寂寞和清貧,是為了榮華富貴自甘墮落,她就是喜歡和所有高官和名士交往。身為唐朝第一才女,古往今來四大才女之一,她在蜀地時,四川節度史共有十一任,她全部與之有染。天下所有名士,也都與她有染。唐代四大才子李杜元白,後麵的兩人,元稹和白居易與她活在同一時代,全部都被她斬獲過。赫赫有名的,專門寫情書的薛濤箋,就是她發明的。

清代大才子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滄州的一位孝廉,沒有考取功名前,貧窮潦倒,頹廢沮喪,於是放浪形骸,日日出入於青樓。隻有一名叫椒樹的青樓女子,對他另眼相看,出錢供他讀書,鼓勵他去考取功名,此人十分感動,等到應考時,椒樹又出錢為他準備行裝,並為他家準備了柴米油鹽,此人握著椒樹的手臂盟誓說:“等我躊躇得誌,就回來娶你!”

那青樓女子椒樹卻辭謝說:“我所以器重您,隻是怪姐妹們隻高看富家子,我想讓人們明白,在歡樂場中,也有慧眼識賢的人。至於白頭偕老的約定,我是不敢想的。我性情放蕩,必定當不成良家婦女。如果我成了您的夫人,依然縱情聲色,您怎麼受得了?如果把我幽禁在閨閣中,我就會像進了監獄,我怎麼忍受?與其開始歡合,最終離異,還不如互留相思之情,作為長久的思念。”

後來,此人果然考取了功名,做了縣令,多次派人去請椒樹,後者都沒有答應。椒樹年紀大了後,人老珠黃,生意越發冷清。但她一次也沒有去衙門,去乞求那位知縣,始終都堅守著一份貧寒。

“至白頭之約,則非所敢聞。妾性冶蕩,必不能作良家婦;如已執箕帚,仍縱懷風月,君何以堪!如幽閉閨閣,如坐囹圄,妾又何以堪!與其始相歡合,終致仳離,何如各留不盡之情,作長相思哉!”用來說薛濤,也極其合適,他父親在她八歲時,看出她的真性情,不得不說看得很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