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上最顯眼的就是240毫米榴彈炮,總共十六門全部炮口朝西的展開,陣地上存放了很多彈藥,重炮陣地前邊是一部分M115型203毫米榴彈炮,左右兩邊是105輕型榴彈炮,高地的三麵都有坦克保護,坦克成品字陣在高地展開,總共有四百多輛,高地東邊還有不少輕型坦克。
宇文陵坐車來的路上就見到不少火炮和坦克混合部署的陣地,坦克提供直射火力封鎖陣地前三公裏左右的區域,在往遠就是榴彈炮的陣地,超編一倍的炮兵營陣地上還有炮兵偵察雷達,隻要敵人開火自己的炮兵就能找到敵人的位置,各種火炮一起開火就能把敵人全部壓製下去。
高地上的部隊也不輕鬆,裝彈手從卡車上領到炮彈以後自己親自搬進坦克裏,車長以及炮長協助駕駛員維護發動機,主戰坦克和輕型坦克都在不及彈藥,很多維修完車輛發動機的車組人員還繼續保養車載機槍。坦克和步兵基本沒什麼事情幹,他們都是近距離地麵戰的主力,現在敵人都在十幾公裏外的山下隱蔽,炮兵一直忙個不停,大口徑炮忙於轟炸二十公裏外的目標,剛調來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正向水稻田附近的村莊開火,當然不是為了炮擊平民,平民早就撤離了,山腳下的村莊都成了軍隊的駐地,每個村莊都掛著敵人的陸軍軍旗,有的是師部有的是團部,村莊外都挖了無數戰壕和散兵坑,村莊的後邊都隱藏著大量的火炮。因為戰鬥中消耗了大量的炮彈,暫時敵人的多數炮兵部隊無法開火,個別有炮彈的部隊還在向高地開火,不時的有炮彈落在高地附近爆炸。
敵人打來的炮彈是零星的,炮兵旅的反擊火力是又密集又快速,獨立重炮第一營的十六門240毫米榴彈炮每分鍾發射一次炮彈,巨大的炮彈呼嘯的落在十幾公裏外的山區,用望遠鏡看去敵人山腳下的陣地上升起一個巨大的火球,全重三十多噸的M1型部署開還是相當壯觀的,每門大炮都有專門的炮班運輸車,以及專門的火炮運輸車,另外還有專門的起重機跟隨,火炮運輸時候拆成大件放在重型卡車上,部署一次就需要很長時間,不過這樣笨重的炮也很少移動,一般部署開很久才挪動一次。
宇文陵對重型火炮十分感興趣,這種可以發射一百多公斤炮彈的大炮號稱炮兵裏的恐龍,技術落後不說還十分笨重,除了炮彈威力巨大以外沒有什麼特點,T69榴彈炮比它輕比它打的遠,這也是陸軍重點淘汰的東西,宇文陵問雷雨田:“大金剛榴彈炮還用多久退役?”
“我專門動用一個運輸連給它補給炮彈,後方已經沒有彈藥,全部在前線,估計持續打下去兩三周以內就可以退役,炮兵人員和其他輔助裝備編入其他各營,火炮運回本土銷毀,這可都是好鋼鐵,如果沒有博物館買很快會去拉去煉鋼,我們這場戰役就是拚鋼鐵,重炮第一營每次齊射就可以發射兩噸炮彈,一個小時最少消耗六十噸炮彈,運輸連的卡車是人休息車不休息,有時候一個營才能供應十幾門炮的彈藥消耗,這家夥實在是太浪費資源。”雷雨田對這個武器又愛又恨,它威力巨大可以威懾敵人,被炮彈命中的陣地很快敵人就跑光了,一個團在陣地上嚇走一個團,一個師在陣地上嚇走一個師,所有敵人對它發射的炮彈都怕的要命,可部署和使用這個炮十分麻煩,一門炮需要三個炮班輪流操作,否則人累的受不了。
“M59加農炮都部署下去麼?” 宇文陵問。
“隻有九十門已經全部展開,高地上以及補給線的兩側都有,每處三十門,這個可比其他榴彈炮好用,等發動登陸進攻時候所有的自行火炮都要帶走,防禦用的牽引重炮隻有四百多門,現在很多M114榴彈炮還沒到位,等全部到位後火力密度還是不夠,四百多門自行炮要負責進攻和守衛兩個大城市,牽引炮要分散在四個需要防禦的地區,每個地區需要一百門左右,現在還差兩百多門,海軍運輸船隊已經滿負荷運行,自行火炮還差兩百多,我們現在除了等武器到位之外就是繼續對敵人的大兵團進行火力壓製,山區裏至少藏了幾個炮兵師,光BM21自行火箭炮就至少兩百多門,他們彈藥現在不好補給,否則早就反攻了。”雷雨田回答的情況遠遠超過總長所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