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順義軍自相殘殺(3 / 3)

卻說陳誌元領兵前來東門,一路上心中極是莫名其妙:陸九公為何來攻打自己呢?

原來東八州大亂,最先造反的,乃是順義州人朱武。此人造反之後,因其世居本州,故而攻下本州之後,就自稱順義王,其軍就稱順義軍。

東八州亂,很快形成了數股勢力。數股勢力之間,或合或分。一開始倒也都打著順義軍的旗號,響應朱武。漸漸地,就有人坐大,想要獨立出來了。

朱武雖是率先起兵的,等到幾大股勢力形成以後,反而駕馭不了這些有野心的人。

順義軍的幾股勢力,包括:陸九公、楊清才、張友三,朱武本部。

如今,朱武起兵最早,所部以順義州本州為根基,占據了鄰近的海州、南安州共三州地皮。張友三占據了大名州、大興州兩州地麵,又搶了倒馬州地皮,反將原先占據倒馬州的陸九公擠走了。

那楊清才占據著黃州、洪州,看看東八州已經無地可搶,又向西北進兵,連連打下大豐州小豐州,占據四州地麵。陸九公自知惹不起人家,於是向西進兵,搶占了安順州地麵。

如今,陸九公聽說安順州西邊的平安州被陳誌元占了,就欺他兵力少,要來搶占平安州,擴充地皮。

說起來,到這時,東八州四股勢力,兵鋒所及,不止東八州,另有大小豐州和安順州、平安州四州地麵淪為順義軍勢力範圍。

說起來,這十二個州,已經是大同汗國近三分之一的國土了。

東八州亂,那大同汗國朝廷為何不出兵鎮壓呢?

其實,兵已出,隻是不戰罷了。大同汗國當今汗皇,乃是個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昏庸之主,整天隻知玩樂淫逸,王權旁落。

當今朝中原有四位柱公,四柱公中,隻有一位南庭柱公是真心為朝廷做事,然而此人卻是受排擠而不得位,已經貶死。另三位,一位是北庭柱公仲方英,一位是西庭柱公唐自榮,,還有一位是東庭柱公杜懷彪。

負責剿匪的,正是東庭柱公杜懷彪。杜懷彪領大軍,出了京城,卻是駐紮在清流關,按兵不動。為何?養寇以自重罷了!

朝廷按兵不動,於是,順義軍就內部反現嫌隙,就搶奪地盤,爭權鬥勢起來了。那陸九公,眼見別人各據大州,自己又被那張友三搶了原占地盤倒馬州,因此率部西進,先下順義州,再來攻打平安州。

早有人報陸九公,說陳誌元部已經攻下了平安州。陸九公道:“管他是什麼人占著平安州,本天王也要拿下來!”

陸九公十萬人馬,留下三萬守安順州,派出七萬大軍,號稱十萬,前來攻打平安州。陸九公部下,有一人頗有智謀,名叫常思琛。

常思琛就向陸九公道:“陸天王,依小人之見,我們出其不意,偷襲為上!”

陸九公道:“有理!”

當時,陸九公就命令部下大將於得水,領五千軍為先鋒,先行搶占平安州東城門,自己則率領大軍隨後而至。

不料,平安州城內,經過李詩劍一場大鬧,四門均閉,並不大開;而且,各門都有所防備!

於是陸九公之先鋒於得水領兵到後,隻好趁守兵料想不到自己會來攻城,搶先進攻東門,同時報告陸九公。陸九公大軍隨後抵達,一麵安營紮寨,一麵放出號炮,強攻平安州城!

此時,於得水所部人馬五千人,而東城門一帶守兵則隻有一千人。這一千人,乃是原五百人一統人馬,加上當日圍剿李詩劍時增派的五百人另一統,共兩統人馬。

然而,攻城者總是難占上風,這不,守兵及時報告,陳誌元的先鋒常勝的人馬也到了東城門助防來了。

然而,陸九公大軍到後,全軍齊出,四門同時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