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詩劍夜取平安州(1 / 3)

詩曰:

百花開見春意濃,一葉落兆秋深冷。

倜儻者懷倜儻誌,非常人建非常功。

能識時務能征戰,敢占先機敢馳騁。

老人難有新眼光,少年偏能奪大城。

李詩劍提出攻打平安州之後,李運航道:“我們訓練不足,裝備也不行,就算他們大軍出城了,城中必然也會留兵防守,我們怎麼可能奪城成功呢?”

李詩劍道:“三叔,陳誌元他有失計較,平安州下轄六縣,他不穩定自己根基,立足未穩,反而去攻打陸九公之安順州;

現在城中僅有一標人馬,兩千五百人守城,這正是我們奪取平安州的最佳時機呀!”

李運航道:“你是怎麼知道這些情況的啊?”

李詩劍道:“三叔,四天練兵,我首先抓的是斥候訓練,斥候是軍隊的千裏眼和順風耳啊!陳誌元部兵與平安州的情況,我已經盡知了。”

李運航道:“莫非你早有攻打平安州城這個想法?”

李詩劍笑道:“三叔,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否則,等到他們打過來,我們三千多人馬,要守這百裏方圓的李家大山,哪裏能守得完全?”

李運航未及開口,李詩君也說道:“三叔,我也認為奪占平安州是可以成功的。”

說到這裏,李詩君索性恣意而言:“而且據我看呢,若是奪了平安州作根基,憑我哥的本事,我們也能參與逐鹿天下喲!”

李運航聽了,大驚道:“不可,那是造反,會滅族的!”

李詩君聽了,笑道:“三叔,侄子跟您打個賭,若是我兄弟二人打不下平安州,我們就守在李家大山,隻管保家;更別說那奪取天下的事情,想都不待想的。

若是能打下也能守住平安州,那麼就依我提議,支持我哥為王,爭奪天下,賭不賭?”

李運航道:“不賭,不賭!這種事情,豈能打賭?”

李詩君道:“三叔,你可知當今天下大勢?大同汗皇昏庸,四大柱公中隻有南庭柱公忠心為國,卻被貶死!另三柱公各擁兵自重,皆有反叛之心。而朝廷百官與三柱公各結黨徒,又相互爭權。

就以我老師為例,人稱京都大儒,講武論勇,說文辯道,無不為當世一流,然而卻不得不辭官避禍,遠離京城,隱居北海之濱大都山。

再如,目前東庭柱公擁兵不進,安坐清流關,養寇自重,這分明是反形已露。而東八州加上流民所占另外四州,天下一十二州不再是大同汗國江山。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同汗國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各級大小官員依舊是貪腐成風,無一人願思進取。致令天下人心思變,眼看著英雄豪傑,紛紛乘勢而起,我們豈能甘居人後?”

李運航聽了,心中暗道:我得趕緊找老族長商量,想來也隻有他才能阻止這兩個小家夥的瘋狂!

於是李運航道:“現在天不早了,我也得休息了。明天我回去跟老族長商量商量這個事情再作決定,兩位侄子,你們看如何?”

李詩劍道:“三叔請自便。”

於是李運航出了軍帳,連夜急忙往老族長家來。

李運航走後,李詩君道:“哥,你看到沒有?三叔他是不敢也不相信我們能打下平安州呀!哥,你說句話,要是打下平安州,我支持你爭奪天下,你幹不幹?”

李詩劍笑道:“弟弟,你這麼支持我,我這做哥的,難道連想也不敢想嗎?一個字,幹!”

李詩君笑道:“什麼時候行動?”

李詩劍笑道:“若是等到三叔跟老族長報告過了,這事情就不好弄了。何況兵貴神速,攻敵不備,出敵不意才是上策。我的意思是今夜時機正好,現在就出兵!”

李詩君笑道:“好!此時將近夜半,我們趕到後,正是城中睡大覺的時候!”

兄弟二人相視而笑。

卻說李運航,匆匆趕來,半夜裏敲開老族長家的門,連呼“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