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柴俊謀遊說各方(1 / 3)

詩曰:

西庭已定離間計,東庭北庭要遭殃。

計中還施計能巧,人外偏有人更強。

隻為一人鼓唇舌,遂使數方動刀槍。

人如其名柴俊謀,卻用俊謀為誰忙?

唐自榮看時,原來這人名叫柴俊謀,當初是董山推薦,跟從自己的。據董山說,此人頗有謀略,隻是自己從來沒有用過此人,也未見此人給自己獻過什麼計策。

——此時這柴俊謀自告奮勇,又是為何?

原來這人來到唐自榮手下,雖與董山是一路,卻也比董山會鑽營,董山仗著自己是天下大比武的第五名,不免有自大之嫌,故而與唐自榮的文武四君子關係不甚好。

然而那文武四君子,本是唐自榮最信任之人。柴俊謀看在眼裏,自然不多出風頭,就顯得平平無奇了。不過,這柴俊謀本是個有心人,隻是暗暗尋找機會,要一鳴驚人。

唐自榮對待謀士一類的文臣,特別大方,待遇高,賞賜豐。柴俊謀雖未受重用,待遇卻也同樣不低。

於是馬戀棧豆,柴俊謀不肯另謀出路,一心隻想尋找機會,立功受賞。

此時柴俊謀看得清楚:今日之事,別看那卜君瑞與哈君寶設計高明,但若是讓他倆親自去做,卻是必不樂意的。

柴俊謀暗思,這是個機會呀,我不在這個時候為自己爭個功勳,還等什麼時候呢?於是柴俊榮挺身而出。

唐自榮道:“原來是柴先生,不知柴先生行此離間計,須用幾人跟隨?幾多銀兩珠寶?”

柴俊榮道:“我主汗皇,小臣此去,隻憑利害道理,不用隨從與珠寶。”

唐自榮大為高興,說道:“柴先生此去,功成歸來之日,孤必為你加官三級晉爵三級!”

且說柴俊榮當時道了謝,帶足川資,就一路往忠州二府行來。

忠州二府,一為天寧府,一為天同府。大同汗國皇都,分東西二京,東京在天寧府,西京在天同府;兩京之間,有一關口,名字就叫兩京關,兩京之外,也就是兩府外圍與諸州之間,各有關隘。

此時西庭柱公已經公然反了,那東庭柱公杜懷彪卻是反情未露,在仲方英看來,杜懷彪反而比唐自榮更需提防。

於是仲方英就住西京,不去東京。自然,大同汗國小汗皇武獻與朝中眾大臣也隻好都呆在西京。東京,則有仲方英的心腹愛將金槍寧誠把守。

這金槍寧誠,天下武考大比之中奪魁,雖然未得朝廷功名,卻早已被仲方英籠絡了。

此人不僅有一手好槍法,更難得的是頗有文才謀略。托缽僧戰董山前評價董山說董山文不如寧誠,就此可見,金槍寧誠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仲方英得了金槍寧誠,先是秘而不宣,後來以朝廷之名行私人恩賞,特別是篡得朝廷大權之後,對金槍寧誠是一日三升其官,深得寧誠之心。於是寧誠,就成了仲方英的心腹愛將。

在寧誠看來:仲公愛我,有知遇之恩。雖然別人說他有謀篡之意,然而,這汗皇也不是誰家的。汗皇輪流做,輪到仲氏家:

——就算有什麼人想造仲氏的反,憑我寧誠這杆槍這謀略,難道保不了仲家江山嗎?保不了自己的功名富貴嗎?便是將這天下從頭打一遍奪過來,我寧誠又有何懼哉!

寧誠由此忠心於仲方英,仲方英則將東京防務全麵交給寧誠。因此,仲方英在西京中呆著,也才能心安理得。

那柴俊謀此來皇都,一路上經過金門州、靖州,過了雞冠嶺要塞,才算是進了天同府,最後來到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