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橫塘水鏡清清亮,弱柳碧枝細細絲。
還扶好風且照影,既寫丹青又題詩。
照影嬌為雙靨笑,題詩緣在兩心知。
人生常羨梁上燕,妙是芳華曼有姿。
話說慕容歸見了這大媒人徐文虎,詢問那男方究竟是哪家,畢竟慕容歸想不到這男家竟是不在大西汗國內,而大西汗國內的人家呢,他慕容歸也想不出來哪家有此二少年。
徐文虎道:“慕容將軍,這男家頗有地位,若是你同意的話,您的地位那就是平地一聲雷,直上青雲端啊。”
慕容歸笑道:“果然如此,倒也令人高興。隻是,我大西汗國,男家地位最高的,不過是我主汗皇,他家大皇子二皇子都已經中年之人,也不符合我家女兒的標準。
何況大皇子與二皇子爭奪汗皇太子之位,二皇子勢敗囚禁至今,未得自由。請問徐先生,到底男方是哪家?還望徐先生直截了當,不要繞圈子嘛。”
徐文虎聽了,笑道:“慕容將軍,請看這是誰的畫像?”
說話之間,徐文虎取出一幅畫像卷軸,就要打開給慕容歸看。
慕容歸隻道是那男家之少年的畫像,也是挺有興致地湊上前來觀看。不想卷軸打開,先是露出那畫中人的發髻,一見便知是為女子。
慕容歸心中暗暗納悶,不是男家少年麼?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片刻,畫中人的臉龐露出來了。慕容歸看得分明,這不正是自家的二女娟兒嘛。
然而徐文虎待慕容歸認出畫中之人後,又將卷軸卷起來了。
慕容歸有些不悅:“徐先生,這畫中人,明明是我家二女兒嘛。先生拿了我家娟兒的畫像給我看,是什麼意思嘛。”
徐文虎道:“慕容將軍,您可知這畫像,徐某是從哪裏得來的?”
慕容歸道:“這個,我真是不知道,還請徐先生明告。”
徐文虎道:“有二人,少年英雄,偏偏他兄弟兩個對慕容家二位千金有意。那弟弟,不知用什麼法子,得了令愛慕容娟的畫像,這是這幅。
那少年是天天帶在身邊,可以說是朝思暮想!不僅如此,他兄弟二人還說過:
‘不是那文采武藝容貌都好的“三好”美女,今生便是熬成老郎也不娶妻!’慕容將軍,您覺得這樣的少年適合令愛慕容娟不?
如今慕容娟姑娘已經見過了那少年。兩個是情投意合!而且慕容嬋姑娘也對他家那哥哥有意,那做哥哥的也有親筆書信與聘定之物在此。換句話說,這門親事,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一個‘東風’了!”
慕容歸見徐文虎這麼說,就問道:“徐先生,究竟欠了什麼樣的‘東風’?”
徐文虎笑道:“這東風麼,就是將軍您的同意。”
慕容歸道:“我家這兩個丫頭,為著她們的婚事,我也沒少煩心,如今難得有徐先生做媒,孩子們又都樂意,我怎麼會不同意呢?”
徐文虎笑道:“既然將軍同意,那就請看!”
說話之間,徐文虎又將剛剛卷起的畫像卷軸重新打開來了,並說道:“慕容將軍,請您細看。”
於是慕容歸就盯著卷軸細看。慕容夫人也是十分好奇,湊到前來,目不轉睛。
隨著卷軸打開,畫中人,這慕容夫妻自是認識,自家二女兒嘛;但是,畫中人雙肩現出來之後,就見畫像肩下,右上邊空白處有字,先是一個“難”字,緊接著是一個“求”字,一霎眼,就見得是兩行小字,字跡清楚,十分惹眼,——字如將軍撫錦瑟,意似行雲映流水。
慕容歸與夫人細看時,卻是題詩一首於畫像之旁:
難求青鳥通心事,常沐風露望月圓。
萬頃碧天情寂寂,一枝紅燭淚漣漣。
相思寸寸衷腸熱,鳳尾絲絲清韻傳。
何當兩地結同心,共撫琴瑟俱歡顏。
慕容歸夫婦兩個對望了一眼,心下甚為高興;眼光往下掃瞄,就往畫像右下空白處看那落款。誰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慕容歸分明看到,這落款是“——相思——李詩君題”。
李詩君是誰?慕容歸清楚得很,這人雖是少年英雄,卻正是敵國之左軍元帥,正領著十萬大軍,在並縣城東二十裏之外安營紮寨,隨時都有可能進攻並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