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唐自榮潞河被困(1 / 3)

歎曰:

數畝田畦十數載,種過春夏秋冬。農夫活計四季中。新摘瓜菜綠,老酒七八盅。

誰信榮華終是夢,孜孜求取無功?幾家帝王幾朝終。騎人頭上者,倒台聽喪鍾。

閑詞道罷,書歸正傳:

那時節,漫山遍野,都是喊殺之聲!兩軍野外鏖戰,不知幾人流血幾人死亡。這正是,當時沙場征戰苦,又誰知,後世繁華亦荒唐。

兩軍正是廝殺慘烈時,太平軍張遙張立二將各領一萬人馬,從大西軍左右側後殺來。

辛君集一見,那也是急毛了!發瘋一般地往尾山隘路衝來,更不顧箭如驟雨!

卜君瑞在後軍,剛剛得報說是敵軍兩路人馬,直撲木門峽隘口後麵去了,又聽得身後喊殺之聲大起!

卜君瑞暗想:今天也隻有拚命了,不然,我軍覆滅於此矣!於是卜君瑞令後軍分兵,一分為三,兩路去擋側後敵軍,一路隨同自己,也來奪占尾山。

說起來,此時雙方兵力,太平軍六萬對大西軍四萬,人數上占優勢,又且先據尾山,地利已得,再加上張遙張立從側後來攻,那卜君瑞雖然分開後軍為三下以迎敵,但畢竟是失機在先。

這一仗,是越來越對大西軍不利。

那辛君集正往前衝,不想戰馬卻是中了一箭,那銀角馬中了箭,便倒下了,辛君集又怎能穩住身形?

尾山之上,守山之兵是萬箭齊發,辛君集這下子再也舞不得大刀擋不住箭雨了——隻不過數息之間,竟被射成一隻大刺蝟,全身處處是箭,從此養不大了。

主將殞命,前軍登時潰敗,退下山來。早有人報告卜君瑞:“右相國,大事不好!辛都督中箭身亡!”

卜君瑞聽了,就如泄了氣的皮球,當時也就沒了鬥誌了。於是卜君瑞組織後軍及前軍殘餘人馬,下令曰“拚死殺回木門峽!”

然而,此時的木門峽隘口,也正在拚殺。

林珙得了李詩君的信兒,早也是與宋義、呂岩商定,強攻木門峽隘口,吸引敵將花老偃的注意,以便馬榮紀小虎兩支人馬從背後攻擊木門峽。

當時,木門峽隘口,也是死傷累累。連呂岩都中了箭受了傷。看看兩軍鏖戰到快到午時,林珙見傷亡太大,有心收兵,正難決定之時,突然聽得木門峽隘口背後,傳來喧天鼓聲,鼓聲裏,一片喊殺!

林珙大喜:這木門峽,總算是要破開了;馬榮與紀小虎之兵已到!

於是林珙親自操棰,來擂戰鼓。

花老偃正指揮士兵,跟林珙之兵就隘口關城上死拚呢,探馬急報曰:“花將軍,大事不好!敵軍兩萬人馬,自隘口後麵殺來,我軍大營已被攻破!”

花老偃就隘口城牆上往後麵看時,隻見後方數寨都破,敵軍已經殺到隘口之下,就要沿著城牆馬道殺上城頭來了!

花老偃看到這裏,心中一寒,歎道:“完蛋了!這兩萬人馬能殺過來,隻怕都督與相國那邊情況也不妙呀!”

花老偃心中暗思: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得了,我這輩子也活夠數了——腐過敗,貪過汙,害過別人家的老婆,殺過別人家的丈夫,也曾經是酒地花天,也曾經是作威作福,今天不跳樓,更待何時?

於是花老偃上了隘口關城城樓,將身一縱,就往下跳。

這木門峽隘口關城,本來就築在山峽之間,兩側都是絕壁,城牆高出峽內路麵十丈開外,再加上望樓又高,花老偃這一跳,是從此一墜,直下地獄十八層。

得了木門峽隘口,林珙正要派兵跟隨馬榮與紀小虎兩支軍就回援尾山,前去合擊,卻有探馬急報:

尾山前線,辛君集戰死,卜君瑞領殘兵不足三千,往那隴縣逃去了。左軍李元帥希望林元帥之右軍,或是馬榮將軍紀小虎將軍兩支人馬,速去迎頭攔截,決不可讓那卜君瑞走脫!

林珙得報,就與宋義各領五千軍,出兵攔截,馬榮、紀小虎從另一個方向進擊,也是攔截卜君瑞。

那卜君瑞領殘兵逃到五十裏外時,前有林珙宋義之軍,右側是馬榮紀小虎人馬,背後卻是李詩君主力——三下包抄過來,足有六萬人馬,將三千殘兵並卜君瑞團團圍住。

卜君瑞連自殺都沒來得及完成,隻將脖子上劃了一道口子,就被人奪了劍,生生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