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托缽僧初遇妖修(2 / 3)

陳誌元道:“他們的做法是,避免與他沙場上見麵,隻在城牆上守衛,多布置人馬,他照暈了十個,就趕緊抬下,另換十人來填補城牆上守兵空缺處;同時,多用弓箭反擊攻城之紅毛兵。”

李詩君聽了,皺眉道:“如此說來,我們大同人隻能守在城中,城外村鎮社墟都是難能保住了喲!”

陳誌元道:“元帥所料極是!聽杜懷彪使者所說,正是這種情形呢。”

陳誌元又補充道:“現在,那定邊州之民,紛紛往內地來逃難,都傳說紅毛兵不可戰勝——現在的北八州是人心惶惶呀!”

李詩君聽了,怒道:“豈有不可戰勝之紅毛兵?必是各軍畏懼那胡拉格斯的青銅鏡罷了。我料他胡拉格斯不會分身術,我軍若是從多個方向進攻,他區區一個胡拉格斯就算是條龍,又能攪得起幾江水?我不信那樣子他還能麵麵俱到!”

陳誌元一豎拇指,說道:“我主汗皇也是這般說法,可見元帥與我主汗皇兄弟兩個是英雄所見略同呀!”

李詩君笑道:“陳天王抬舉了!不知那胡拉格斯現在在哪裏?”

陳誌元道:“隻在定邊州。”

李詩君聽了,就說道:“好!我軍立即北上,出三關縣,攻打紅毛兵,奪回定邊州被他占領的縣城。隻是,不知右軍林珙元帥那邊誰去通知?”

陳誌元道:“我主汗皇另派了朱武去。”

李詩君道:“我明白了,我哥之意,是要三軍分頭進攻,他胡拉格斯畢竟隻是一個人,不能分在三下裏對抗我軍。”

——太平汗皇開平四年五月十九日,李詩君大軍到了三關縣,留下陳誌元領了三千兵協助防守三關縣,就轉入安遠州,往那琅山縣去了。

同一天,右軍林珙也到了三關縣,商議軍情完畢,就領兵進攻玉田州之紅毛兵。

左軍右軍俱入戰場之際,李詩劍早已來到定邊州主城定邊城。那杜懷彪與寧誠都是出城迎接,下馬請罪。

李詩劍道:“當初二位為一己之尊榮,陷天下黎民於戰火之中,所作所為固然是有罪,但是,異族入侵之日,二位能幡然悔悟,奮起抗戰,也算是將功折罪了。二位將軍都請起身!孤這就入城,共商對抗紅毛兵之大計!”

杜懷彪與寧誠都是唯唯。然後,杜懷彪更是又說道:“下臣昔日隻知貪圖一己尊榮,不知造下多少罪孽!

如今我那龍兒與虎兒都去了,令我心痛無及!下臣就想,當初東八州造亂之時,不知有多少人受了失子之痛!下臣因此識得自身罪孽,願意皈依禪宗。

隻是下臣目前還不能時老故山,安心念佛。那紅毛兵殺人如麻,視我大同人如豬馬牛羊,竟有在無糧之時,捉了我大同族人當作食物的,並且還說我們大同族人,是他們放牧的‘兩腳人羊’,多麼可恨呀!”

李詩劍並眾將士聽了,也都是怒氣填膺。

於是,李詩劍領大兵入城,才剛剛在城主府坐定,就聽城外號炮響起,紅毛兵又來攻打城池。

李詩劍與眾將領就在杜懷彪與寧誠引導下,登上城牆,觀敵料陣。

就見紅毛兵來攻打城池,押了數百俘虜,都是大同族人;這些人,被逼著走在紅毛兵的前麵,替紅毛兵攻城開道。

定邊城上守城士兵,以前是按杜懷彪與寧誠之令來處理這類事情的,現在,主管本城之人,乃是太平汗皇了,於是,士兵們都不由得眼望李詩劍,等他命令。

李詩劍道:“杜將軍,寧將軍,你們以前是怎麼處理這種戰況的,今天照舊。孤是初到,正好看看,以作參考。”

金槍寧誠道:“我主汗皇,我們無法打開城門放百姓進來,因為紅毛兵會跟著搶進來——”

杜懷彪也道:“我主汗皇,先前因為要救同族,我們因此也失了不少城池啦。”

李詩劍聽了,就問道:“那麼你們後來是怎麼做的?”

李詩劍心中,已經料到那必是不開城門,任由這些人死去。不料寧誠接著說道:“我主汗皇,說起來,還得請我主汗皇恕罪!”

李詩劍道:“孤恕你無罪!但說無妨。”

寧誠道:“我主汗皇,我們後來就不再開城門,而是先射殺族人,免得他們死在紅毛人手中,然後是用強弓硬弩,射殺紅毛兵。”

李詩劍聽了,心中慘然不已。於是,李詩劍下令道:“既然是這樣,我們得想個法子,既要能打擊紅毛兵,又要能救下我太平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