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欲從來路思去路,晚風勁,紅塵舞。落日蒼涼橫煙霧。遠天遙地,晨鍾暮鼓,哪是皈依處?
幾杯老酒將人渡,渡盡劫波到雙樹。墜入娑婆天地數。少年心誌,白頭夢裏,自是今生誤。
且容村夫將閑詞道過,以表修仙之慨歎,繼續來說托缽僧當時之事。
話說托缽僧那時落下塵埃,沿小路前行不遠,就聽得林子那邊,有老鵝鳴叫聲傳來。托缽僧就知道樹林那邊,必有人家!
於是托缽僧三步並作兩步,轉過樹林這邊看時,果然是三五戶人家在。
托缽僧不敢造次,心想,厲道友說過,這邊世界裏,修仙者甚多,我且用我原來模樣,低調行事,隻作化緣,就便問路,打聽消息。
托缽僧想到這裏,當下略整衣裳,左手托缽,右手拄杖,那杖,自然是所獲之沙虎子的獨角嘍。
托缽僧收斂了自身靈道氣息,來到這幾戶人家附近,先到一家門口,就誦道:“南無阿彌陀佛!施主可在家中?”
不料一連問了三遍,卻無動靜,於是托缽僧來到第二家門口,口誦南無,問道家中可有施主在家。
過了半天,才有一個老者出來,打開院門,向托缽僧說道:“上師口音不是此地人,老漢料你不知我們這裏的情況,於心不忍,特地提醒你一下!”
托缽僧聽了,心頭納罕,口中誦曰:“阿彌陀佛!如此,多謝施主了!”
老者道:“我們這裏,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信奉明宗。原來明宗與禪宗關係也好,後來不知怎麼地,三四百年前兩宗決裂,禪宗之人,便不到我們這邊來化緣。
上師從樹林那邊過來,莫非是從那萬裏沙過來的?若是如此,上師必是大德高僧啊!隻可惜小老兒我不能就教——”
說到這裏,老者向左上方虛空施了一個抱拳禮,口中誦一聲:“大道明尊!麼麼大道明宗!”——原來禪宗之人多誦“阿彌陀佛”,明宗之人則頌曰“大道明尊”。
老者頌過“大道明尊”之後,這才又說道:“上師,不如你就此往東,一百裏外,便有城池,叫做臨沙城。
臨沙城雖是明宗勢力所在,但是城中也有禪宗分院,專門接待流落到這邊,卻又不知此地情況的禪宗弟子。”
托缽僧聽了,心說,原來這邊也不是什麼世外桃源,不知修仙者之間,那關係又會如何呢?
想到這裏,托缽僧謝過老者,往東行去,到了無人之處,就要禦風而行。正在此時,就聽一陣嗡嗡聲,抬頭看時,卻見那高空之中,一艘追風靈船飛行過來。
這嗡嗡聲裏,有人做歌,嗓音是十分婉轉動聽,歌詞有淒涼之意。隻聽她唱道是:“……心悅君兮……”
歌尚未唱完,有一個少年男子的聲音將之打斷,說道:
“二妹子歌兒唱得好,情卻是對誰抒?我大哥其實隻一心修煉,從來就不曾掛念過你。依我說,二妹子,找一個你愛的人,不如嫁一個愛你的人。我高老二,小生這廂有禮了!”
“一邊兒去吧,高二哥,你若是不這麼油嘴滑舌地,我倒還能正眼看你一眼,你這麼著啊……”
突然間,一陣子哄笑,笑中似有嘲諷之意。
托缽僧本來也沒在意,心說,且待你過去,老衲我再禦風而去。不料,耳中卻是分明聽得嘲笑之聲,就嘲笑聲裏,有個聲音說道:
“瞧,下邊那個家夥,一看就是個禪宗窮鬼,連個靈船也沒有,還在那兒撒丫子趕路呢!”
一語未畢,就聽得又是滿船笑聲,分明都是嘲笑窮鬼一個托缽僧!笑聲裏,又一個聲音說道:“這是從哪裏逃難過來的野和尚呀?”
托缽僧雖是當年貧窮,走投無路而出家,其實他哪裏是個甘受人欺的家夥?
托缽僧當時就怒了,心中暗道:憑你是誰,你就是天王老子,今天也別想好過!
隻見托缽僧將手中缽往上空一擲,就見那缽迎風而長,在那滿船人的驚叫聲中,將那追風靈船收了。
托缽僧叫一聲“缽來!”
就見那缽飛回,如前大小,落在托缽僧掌中。
托缽僧自缽中取出靈般,自然是收進了自己的行囊,卻將船上之人都趕了下來,喝道:
“喲,瞧你們幾個,也不過就是區區真道二三階修為罷了,竟敢如此張狂!
你們嘲笑老衲,給老衲我造成了精神損失!老衲這就收了你們的飛船,來補償我的精神損失——你們都給老衲滾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