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徐文虎得授新法(1 / 3)

詞曰:

知恩圖報還施意,自當要,酬恩義。誰信世間因果裏,善緣真愛,心田福地,始有蓮台立。

蓮台照耀長空寂,滿目山河莫垂涕。惆悵作歌歌似泣。一杯清酒,十年追憶,夢醒人無跡。——《青玉案》

再來說那時之事:且先不說當日,淨空山寺中,托缽僧離去;也不說同日之中,臨沙城城主吳仁清去鬱離城找他的師父鬱離子;更不說吳仁強去高家邀請高福俊去城主府;單說徐文虎眼見自己不能說合翠姑與李詩劍的關係,反而被翠姑冷冷地刺了幾句,不由得尷尬沮喪。

厲文山、翠姑、小棒兒夫婦都早已進入那缽中世界去了。

眼見托缽僧飄然下山而去,不由自主地,徐文虎歎了一口氣。

他如今的師父了塵道:“阿彌陀佛!文虎,你歎息什麼?”

徐文虎道:“師父,弟子受人之托,自當忠人之事——可是這一次,我是把事情徹底弄砸啦!”

了塵旁邊聽到現在,早已知徐文虎所說的是什麼事了。了塵道:“文虎,你這樣可不行,須知修煉之人,心魂不可滯礙不通。這件事情若是堵了心,隻怕會影響你的進步喲!”

此時,清遙、清玄和清宣三個,早已知道徐文虎與那厲文山和托缽僧諸人的關係了,對於徐文虎倒也都是青眼相待。

清遙道:“了塵,你多多費點心思,助文虎早日踏進先天境界!”

徐文虎向清遙施禮,道了一聲“多謝住持關心”,又向了塵道:“師父,我也知這件事梗在我心上,令我心中鬱悶。我想先回去那邊的世界,就邀請我那詩劍師弟一起來這邊世界修煉,不知師父意下如何?”

清遙道:“不可!第一呢,凡事自有緣法,凡人重果,修仙者重因,你已經過多地介入到他人之事中去了!第二呢,從這邊回去那邊世界,須穿過界海,那界海,不是靈道境界的修仙者,實難渡過!”

徐文虎聽了,不由得無語。了塵道:“文虎,你聽明白了,住持說得清楚,須得是靈道境界,才能橫渡那界海,回到你所來的那邊世界中去。依我說,你就安心修煉,跨進靈道境界那一天,自然就是你回去見你那詩劍師弟的日子!”

徐文虎聽了,不由得垂頭喪氣地說道:“阿彌陀佛!師父,弟子如今才隻是一個後天境界的凡人武者,要達到靈道境界,不知是何年何月才可以實現哪!”

清遙聽了,正色說道;“事在人為!若果有慧根,便是立地成佛,也無不可能!”

徐文虎聽了,心頭一肅,當時低誦道:“是!弟子謹聽住持教誨!”

清遙是一語驚醒了徐文虎這個夢中人!從此徐文虎盡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來修煉,果然是進步迅速,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居然讓他連連突破,跨進了靈道境界!

——此是後話。

隻說當時,徐文虎的心意堅定下來後,神色上自有所表現。清遙道:“了塵,你帶了文虎跟我一起來!”

了塵恭敬道了一聲“是!”

清玄清宣兩個也自跟隨,於是數人來到清遙靜室。清遙先自坐定,清玄清宣兩個也坐下了,清遙向了塵與徐文虎說道:

“了塵,文虎,你們師徒兩個聽好了,我給你們講講我過去的事情。”

清遙要給眾人講自己過去的事情?清玄與清宣兩個並了塵師徒都是大感驚奇,卻也都不做言語,洗耳恭聽,就聽清遙的聲音,如穿透千年而來,緩緩地說道:

——五百年前,臨沙城中,有一戶人家,夫婦俱是凡人,晚年得子,其子名叫李凡。這李凡,就是老衲我在紅塵中時的名字。那時節,臨沙城這邊,四大教派中的禪宗和明宗,雖然理念有所不同,但還沒有分裂,禪宗在這邊的勢力,比現在強大多了。

那李凡出生後不久,父親因病去世。十年後,那李凡已經是十二歲的小小少年了。有一日,那李凡上山打柴。在山上遇見一僧。那僧人當時就叫住他:“喂,小娃娃,你頗有慧根呀,不如做我弟子,皈依我佛吧?”

那李凡說道:“我還小,家中老母親眼已瞎了,我不能丟下他不管哪。”

那僧人笑道:“哈哈!你說的也是。那你記住了,以後什麼時候想找我了,就去淨空山找無癡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