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煙染窮秋,風翻枯葉,落日枕水飄搖。托缽何去,長路正迢迢。踏遍山河萬裏,晚村外,幾座平橋。忽歌起,穿空遏雲,如似起狂飆。
天驕,多少代,風流人物,漫許英豪。在紅塵之內,哪個逍遙?唯有孤光自照,一輪月,悄掛林梢。清輝下,漁樵相對,世事酒來澆。——調寄《滿庭芳》。
當時托缽僧明塵是挾天劫以嚇住諸人,隨即趁空兒逃走。
而地麵上的,以莫憶、莫雨和雷仁為首諸人,此時倒也顧不上去追殺托缽僧了,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已經破開的大陣上了。連雷仁也是以為,這一回掏托缽僧的老窩,必能大有所獲。
一時間,人人都想要探看賊和尚的老窩,不知這老巢裏有多少寶貝。
當時眾人商定,由莫憶、莫雨、雷仁、萬法亭和袁衲幾個大頭腦人物下去探查,其他人等都在外麵等候。
至於能抄出多少東西,那也是公平分配。商量完畢,莫憶領頭先入,雷仁等人依次跟進。
到了陣底那秘室之中,這幾個人都傻了眼:查遍這幾間秘室,除去幾個蒲團,哪有什麼東西?
眾人大失所望,默然退出。這個探查結果一報出來,外麵等候的人們都是大跌眼鏡,一時鼓噪。
雷仁與莫雨幾個是最不甘心,莫憶反而沒什麼。當時雷仁向莫憶說道:“莫大師,那托缽僧攜帶我明宗二百粒秘製六合培元金丹逃走,我明宗不能不追捕他。我欲邀請大師一起追捕,不知大師意思如何?”
莫憶卻如答非所問:“這個陣雖然破開了,但是天陣子的手筆還是值得老夫研究研究的。至於貴宗要追捕那賊和尚,老夫暫時就不參與了。不過,要是有了他的消息,通知老夫一聲也可以。”
莫雨卻是向雷仁笑笑說道:“雷宗主,本親王倒了也想抓捕那賊和尚,瞧瞧能搜到幾粒金丹呢。”
雷仁聽了,連聲表示感謝。
靜得教主袁衲礙於情麵,也說道:“雷宗主,我靜得教中雖然都是靜姑,但有外門弟子在,聯絡倒也方便。本教自當為貴宗及時提供消息。”
袁衲這個話,顯然是個客套罷了。
儒宗宗主萬法亭,早已是悄悄地得了百粒金丹,此時最想返回本宗山門。萬法亭也學著袁衲的樣兒說了一番客套話,聽得雷仁與袁衲都暗暗皺眉。
雷仁眼見沒什麼人願意助力抓捕賊和尚托缽僧明塵,就轉向莫雨道:“不知親王需要本宗怎麼配合?”
莫雨笑道:“雷宗主好低的姿態!本親王要回到帝都後再行定奪,那時應該說是本親王配合你們明宗才對。”
雷仁見了莫雨這麼說話,心中略感失望,卻也不好表現出來。
莫雨也是心知肚明,就向雷仁說道:“雷宗主,本親王回到帝都,可以請帝君昭告天下,滿世界通緝賊和尚,你看好是不好?”
雷仁聽了,大喜過望,連聲道好,連連感謝。
事情到了這麼份兒上,大小宗派頭頭腦腦們都與雷仁拱手告別,作鳥獸散。
送走客人,雷仁調派本宗人手,也是滿天下追捕托缽僧。雷仁有心趕回天青城去,奈何有莫憶留在大賽場這邊研究那天陣子陣法手筆,又不好失陪,隻得留下,卻是不免鬱中添悶。
雷仁安排明宗諸長老布置人手抓捕托缽僧,就中安排三位長老負總責。這三位長老,分別是三長老花自明,六長老李明軍,九長老管明經。
安排既畢,三位長老自去行事。管明經向花自明和李明軍道:“老三哥、老六哥,我想先回一趟天青城,看看我那徒弟,先給兩位哥哥告個假。”
三長老與六長老也都知道管明經所收這個弟子,身有龍氣,連宗主都極看重,當時兩個都說道:“你去吧,不過,要早去早來。”
管明經回到天青城,竟是顧不得先去見大長老宗肯,而是直接來找李詩劍。
師徒兩個見了麵,管明經詢問一番,了解了情況,就帶李詩劍來找器堂堂主唐榮,管明經向唐榮道:
“唐老弟,我要帶上徒弟走,請你幫忙。”
唐榮自然答應,把煉器知識刻注於玉簡之內,以便李詩劍學習。管明經又帶李詩劍來見繆天白,繆天白同樣也是刻注了一枚玉簡,又另外奉送李詩劍一枚儲物戒指,說了一圈子話。
李詩劍料想管明經這樣做,必是有事,卻又不知是什麼事,心頭不免嘀咕。不想管明經又帶著他到了陣堂,那堂主淩君也刻注了一枚玉簡給李詩劍。
這一圈子轉過,這才帶了李詩劍來見宗肯。管明經見了宗肯,就說道:“宗老大,我要帶上徒弟跟我去曆練一番,特來告知你。”
宗肯笑道;“你的徒弟,你要帶走,當然可以啦。不過,宗主交待,要讓詩劍學習煉丹煉器和陣法呢,他現在還沒學會,你要帶他走,能合適嗎?”
管明經道:“我已經向三位堂主索要了刻注三門知識的玉簡,詩劍他今後隻須注意實際操練,必然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