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三丫偶得混天綾(1 / 3)

詩曰:

一飲一啄誰能料,幾多偶然是何因?雪封大野地無路,浪卷星河天有津。敗壞一生事原小,鑄成豪俊時又新。世間多少卜算子,枉在陋巷占富貧。

——小詩道罷,再敘當時。

話說托缽僧與莫憶各揮老拳,大動其手,果然托缽僧是言而有信,將自己的境界壓了下來,二人這一番比拚,也是獨特。

莫憶是作為一個靈道八階的修仙者,被壓製了境界,卻隻能如凡人一般打架,修仙之人的風度蕩然無存,莫憶心裏自然是鬱悶。

莫憶更為鬱悶的是,自己作為一個陣道大師,本是以陣法入道,此時如凡人一般打起架來,自然是不能跟以武入道的托缽僧量長度短。

幸好莫憶年輕時,作為帝國的帝君王族成員,受到的教育培養比較全麵,對於武道也有較全麵的了解,雖然沒在這方麵下過功夫,但是對於托缽僧的招式,卻還能大致預料,因而孔能有所躲避。

托缽僧呢,本是個以武入道的修仙者,按說此時應該大占上風,然而實情卻並非如此,因為他受傷在先。

托缽僧此前跟心鏡上人拚鬥,被對手一劍貫胸,雖說有黑缽反哺,皮外傷愈合了,但內傷卻不能一下子痊愈,此時壓製了境界,對於內傷的痊愈速度來講,等於也是下降到了凡人的水平。

這就等於是一個重傷武者對戰一個低階武者,一時間,二人竟然打成了平手。

托缽僧這樣跟莫憶比拚,其實是為著就此施計。

此時一看雙方打成平手了,托缽僧心時暗暗著急,就想要速戰速決,拿下莫憶。

托缽僧倒也守信,依舊壓製自己的境界,卻是用上了摔跤的法子,緊緊地纏住了對手。

莫憶不忿。托缽僧不服。

突然間變成了摔跤纏鬥,莫憶就慌了:這分明是賴漢打法,賊和尚好不要臉!老夫豈能這般地沒有體統?

在莫憶看來,你攻來一招,我擋過,順勢再還你一招,大約這樣的打法才叫有體統。

然而托缽僧此時可不管你體統不體統,趁著莫憶一忿之間,乍然走神時,一拳正打在莫憶臉上,莫憶吃痛,怒呼一聲,當時也就不再顧及體統不體統了,趁勢一把摟住托缽僧的腰,就要抱起托缽僧,要給他來個橫摔!

這一招式,在鄉村小兒童那裏,叫做“花狗摟腰”,在摔跤高手的詞典裏,叫做抱摔。

此時托缽僧雖是被莫憶抱住了,卻是兩手得了空閑兒,就趁這莫憶抱摔自己之際,在還沒有被莫憶摔出手之前,雙拳連擊,拳拳都打在莫憶臉上!時間上雖是瞬息,托缽僧卻是出拳極快,足足是連打了六拳!

隻聽得“撲通”兩聲,托缽僧被莫憶重重地摔在地上,然而莫憶此時,摔出托缽僧後,也是仰麵倒地,日子極是難過:

隻見莫憶,眼也青了,臉也腫了,鼻孔裏,嘴角上,都是血沫!莫憶忍不住痛呼“哎喲!”

托缽僧呢,也是一樣連呼哎喲——隻為著這一摔,牽動了內傷。

托缽僧雖痛,卻是越打越勇,莫憶卻是越打越心寒。托缽僧早已躍起,又向莫憶撲來,莫憶無奈,也隻有繼續迎戰。

這一回,托缽僧先手占了上風,莫憶眼睛著了托缽僧一拳,俗稱“封眼拳”,莫憶當時就視線模糊!托缽僧趁機拳搗腳踹,將莫憶踹倒在地,連聲呻吟,沒了反抗力氣。

托缽僧此時大呼痛快,一聲痛快呼過,卻是倒吸冷氣,呲牙咧嘴,以手撫胸,也是哎喲之聲連連。

哎喲聲裏,托缽僧一腳踏在莫憶身上,喝道:“認輸不認輸?哎喲!你快說!喲嗬,痛死老衲了!嗚呼,你快說!”

托缽僧咋咋唬唬,要莫憶快說,莫憶又能快說什麼?此時的莫憶想死的心都有,早已是閉目裝死了。

然而莫憶裝死也難,畢竟那肉體上的疼痛,讓他連心都在顫抖,不由自主地呻吟著。

托缽僧見莫憶始終不答話,當時不再壓製自己的修為境界,於是氣勢上漲,瞬間回複到了靈道六階;托缽僧隨即調動自身的靈道仙家真元來修複內傷,兼有黑缽反哺,果然是感覺輕鬆多了。

托缽僧向莫憶道:“不要給老衲裝死,把你的儲物戒指交來!”

誰知這個莫憶大師,到了這時竟是沒有一分反抗,抬手就交出了一枚儲物戒指。托缽僧收了戒指,又向莫憶道:“喂,快點兒立誓,回到你那帝都神京後,你要勸說你們的帝君,把對老衲的通緝令給撤了!”

不想莫憶也是沒有反抗,托缽僧說過,莫憶就做了。

莫憶為什麼會這樣?原來他心裏已是將托缽僧恨到了極處!恨到極處時,莫憶內心反而生出極強的求生欲望來了!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莫憶此時,隻想著出了這破缽,然後便全力報複賊和尚!

托缽僧此時,表皮之傷盡都痊愈,且是一臉壞笑,興高采烈。

隻見托缽僧哈哈大笑,笑畢說道:“好啦!老衲這口惡氣已出,就可憐可憐你,放了你吧!”

托缽僧心意一動,兩條人影同時飛出黑缽。

這兩條人影兒飛出黑缽後,都還來不及反應,就聽得一片驚呼。

這兩個,當然是莫憶與雷仁嘍。驚呼的,卻是明宗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