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有得有失是常理(3 / 3)

李詩劍聽了,依言閉上了眼睛,心中頗為好奇:“我這位師父要給我吃什麼呢?”

此時,李詩劍又聽顏三長老向如玉仙子說道:“如玉,你先把這粒金丹吃了,趕緊修煉,看看能不能突破六階瓶頸,跨進七階。”

如玉道了一聲“是”;李詩劍隻聽見如玉仙子服食咽水的聲音,卻又不好睜眼看,心裏好奇更甚。

顏三長老卻是早已將一物遞入手中,李詩劍接了,隻覺得這東西如同果然是金丹模樣,入手圓溜溜的,有棗子大小。

李詩劍心中尚在猜測,顏三長老早已將一杯水遞到李詩劍手中,說道:“快點兒就水服下,不許品味,咽下就開始修煉!”

李詩劍金丹入口,心裏升起一種奇怪的感覺,如當日服食培明宗秘製六合培元丹時的竟是十分相似!

李詩劍心中雖是奇怪,卻也不認為儒宗會有這種六合培元丹,然而,咽下之後,腹內一熱,這感受,卻如服食培元丹後的感應是一模一樣的!

李詩劍趕緊盤坐用功。

功行不過一個周天,他詩劍就覺得先前吐血之傷竟已是完全痊愈,經脈之中,一條氣流如河水,經脈如河床,川流不已,循環往複。

隨著仙家靈道真元運轉,李詩劍隻覺得,丹田之內,那仙家真元內丹,在丹田中不停地運轉,就如一隻球在旋轉,而且,不斷地發散出真元靈力,向下注入督脈,經會陰,過尾閭,穿命門上大椎,進入百會大穴後,再沿任脈向下行,一路返回丹田,又注入真元內丹之中。

丹田之內,這內丹也就隨之長大。

原來李詩劍丹田之內,這內丹有尋常蘋果那麼大,那金丹吸收完畢時,這內丹已經有兩個蘋果大小了。

李詩劍心中暗道:師父說過,丹田內丹體積擴大一倍左右時,即是將要突破門檻,跨進下一階了,怎麼我到現在還沒有臨近靈道二階門檻的感覺呢?

李詩劍再一次內視,隻見自己丹田之內,那好不容易長大了一倍的仙家靈道真元內丹,竟然是縮小了一圈,而且,這內丹表麵,有一種白色線條纏繞,這白色線條,很細很細!

李詩劍自己也說不出這是什麼,嚐試著調動了一下,卻是沒有反應。李詩劍準備收功,一邊均勻吐納,一邊將運行於經脈中的真元靈氣向丹田收納。

就在此時,李詩劍聽得微弱的對話聲傳來,細細一聽,卻是如玉仙子的聲音說道:“阿爸,宗主一共賜下兩粒仙丹,一粒是給您的,一粒是給我的,給我的倒也罷了,給你的那一粒,本是十分難得,您怎麼把它給了這位李師弟呢?

我聽您說,跟他也才不過是認識不久,礙著管長老的老友情份,才收他作記名弟子的,您就是看重他身有龍氣,也不至於這麼照看他吧?阿爸,您自己不也是需要這仙丹的麼?”

就聽顏三長老的聲音回答道:“如玉,我和管長老雖然不在一個宗派,但也是五六百年的過命交情,彼此有恩,這個情麵當然得看,所以才收李詩劍做了記名弟子。

至於說我照看他,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呢,那就是,三年後進入上古域境,明宗派出的最佳人選,可能有那心鏡上人,但不管怎麼說,卻必然有你這位李師弟,心鏡這個人怎麼樣不好說,但詩劍也必然會與你們聯手的;

第二麼,這年頭,時代不同啦,師擇徒,徒也擇師啊,我這做師父的不拿出真心來,又怎麼能換來徒弟的真心呢?記名弟子,往往與師父的感情不深,原因也就在這裏。

如玉啊,你不要多說了,有得就有失,有失必有得,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嘛。

如果將來在上古域境中,他要是不幫你,不跟你聯手,你就將今天的事情告訴他,我相信,憑他是個身有龍氣的人,應當不會無情無義,老話說,‘身有龍氣,重情重義’,古人總結的經驗之談,雖不能說是都對,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又聽那如玉仙子接著說道:“好吧,我明白了。阿爸,那你準備幫我護法吧,我快要渡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