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尋人來訪大寧城(1 / 3)

詞曰:

半朵花開半朵羞,五分月照五分幽。客行秋夜無得意,魚戲春波有自由。

追倩影,步芳洲;依稀猶記木蘭舟。同來塵世多俗客,獨訪蓬萊憶舊遊。

——小詞調寄《鷓鴣天》。

聽得管城子說到了大寧城後必然能打聽到緇衣寺在哪裏,陸三丫心頭是打定了主意,要跟隨這管城子等人前去大寧城。李詩劍夫妻二人也認為,前去大寧城打聽也是眼前的最佳選擇,支持陸三丫。

酒宴之後,那管城子帶著選拔進大寧城武院外院的十名弟子,以及楊官分點的楊、官二位師父,邀請了陸三丫並李詩劍夫妻,一行十六人,在楊官鎮人敲鑼打鼓的鬧騰裏,望大寧城逶迤行去。

到了村頭,諸人與村中三老別過,又有那拉馬車的黃二,領著數人,都趕著大車,車上是裝得滿滿的來到了。

李詩劍三人神識暗察,卻都是豬牛羊雞肉和種種時鮮瓜果——據說是送上城裏的祭品。

卻說告別三老之後,諸人之中,那官師父與四個弟子禦風而起,就待要走。

此時鑼鼓聲震動天地——畢竟這個時刻,親眼看到修仙者風遁時平空飛起,怎能不令這些凡人激動哪?

那楊師父自己有一柄道器寶劍,可以禦劍飛行,但是眼看著座下六個弟子卻是無劍可禦,也不由得有些尷尬,就將眼睛看向了管城子,管城子哈哈一笑,取出自己的道器法劍來,說道:

“你們都踏上我的劍,跟我飛行,到了總部後,自然有你們的道器法劍。”

說罷,管城子取出自己的法劍,一躍而上;法劍穩穩地停在半空,那學習禦劍的六個弟子,聽從管城子的命令,一一躍了上來。

這一幕,三老及其帶領來送行的人們更是興奮異常,那鑼鼓敲打得更響了。

管城子猶自回頭看向陸三丫與李詩劍夫婦,想看看陸三丫怎麼帶上李詩劍夫婦二人;

那楊師父則拱手道:“陸仙子,請你用自己的法劍帶上李朋友和薛朋友二位吧。”

李詩劍神識傳訊給陸三丫:“陸師侄,我和你薛師叔不打算顯山露水的,你就幻化了追風靈船,權當道器法劍,學那管城子的樣兒,帶上我倆吧。”

陸三丫粗心大意地剛剛風遁而起,離地二尺,就得了李詩劍神識傳訊,當即回了一句“啊,我把這碴兒給忘記了”,又在轉眼間降落到地麵上來,嘴裏猶自說道:

“楊師父說得是,我正想風遁呢,卻是大意之下,忘了我這兩位朋友得由我來帶了。”

管城子聞言,暗暗地撇了撇嘴;那官師父聽了,就來了一句:“瞧瞧,陸仙子人家也是用風遁的!”

那楊師父情知官師父的話,明是拍陸仙子的馬屁,暗裏正是針對自己,當即回了一句:“陸仙子還要帶上她的兩位朋友呢,豈能自己單獨風遁,一走了之?”

管城子做和事佬:“好了好了,沒什麼可爭的了,你們看不明白嗎?陸仙子可是禦風禦劍都在行的,高人畢竟是高人,佩服!”

二人鬥嘴,一人說勸之際,陸三丫早已取出自己的追風靈船,略略幻化,就如一柄又大又古怪的大劍,平放在地上。陸三丫讓李詩劍夫婦先登上,自己後登上。

李詩劍夫妻兩個,此時索性裝作一個全無修煉的凡人,抖抖地爬了上去——

看到這一幕,村民們心中都是不屑起來了;至於管城子、楊壽永和官壽元三個,則是礙著他們心目中的陸仙子的麵子,都裝作很能理解的樣子,卻也是一臉表情生動。

此時鑼鼓聲更緊,楊、官二師父與管城子三人回頭拱手,鑼鼓聲頓停,管城子道了一聲“走!”鑼鼓聲頓時停息,一行十六人就望大寧城飛去。

前文交待過,從大寧城到這楊官鎮不過是三四十裏的路程,從楊官鎮到大寧城自然也隻是這個數,禦劍也罷,禦風也罷,都不過是分分鍾的時間就到了。

到了大寧城,眾人降落到地麵上步行前進,李詩劍三人抬眼看時,隻見城門上方寫著三個金色大字曰“大寧城”;進了城,才發現大寧城其實當不得那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