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上天注定要把竇建德裹脅進洛陽的混戰,就在王世充進入危局的同時,竇建德卻贏得了一場大勝。在周橋(山東定陶縣東南),竇建德生擒起義軍首領孟海公,盡獲其眾,盡略其地,竇建德勢力得到急速擴充,如果說以前的竇建德對唐軍還要退避三舍,那麼現在的竇建德已經可以跟唐軍掰一掰手腕了!天欲取之,必先與之!結束周橋戰事之後,竇建德集結孟海公、徐圓朗以及自己原有的所有部眾,傾巢而出,救援洛陽。自此洛陽混戰由兩方升級為三方,而洛陽也成為三方共同糾纏的死結,誰能解開這個死結,誰就是天下真正的王者!竇建德率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唐朝政府管製下的管州、滎陽、陽翟,水陸並進,沿黃河西進。與此同時,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辯也派出部將郭士衡率軍數千人與竇建德會師,兩軍總計十餘萬人,對外號稱三十萬,竇建德順勢進駐成皋東原,在板渚興築宮殿。
意氣風發的竇建德不會想到,此時的他正處於一生輝煌的頂點,同時也正在逼近人生的終點,臨時駐地板渚距離他最後的敗亡之地隻有咫尺之遙,不遠處就是虎牢關,那裏將埋葬竇建德一生的夢想!從光榮到可笑,其實隻有一步之遙,一千多年後的不世出英雄拿破侖如是說!麵對竇建德的咄咄相逼,李世民陣營也亂作了一團,畢竟竇建德號稱三十萬大軍不是鬧著玩的,以一支唐軍對付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家招架得住嗎?不如還是撤了吧!眾將紛紛要求避開竇建德的鋒芒,而李世積的智囊郭孝恪卻不同意,在他看來,隻要扼守武牢險要,伺機出擊,一定能把竇建德和王世充同時平定。與郭孝恪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記室薛收,此人是隋朝名臣薛道衡的兒子,他想的比郭孝恪更遠。在支持郭孝恪的同時,他又提出了分兵兩路,一路包圍王世充堅守不戰,一路由李世民親率精銳鞏固成皋,嚴陣以待竇建德。薛收這一策略非常有效,既困住了王世充,又防住了竇建德,更關鍵的是讓王世充與竇建德不能裏應外合,隻能各自為戰。
在通常情況下一加一大於等於二,而如果把兩個一分割包圍,那麼或許兩個一還要遠遠小於二!然而對於郭孝恪和薛收的行兵用險,穩妥派蕭瑀、屈突通、封德彝還是不同意的,他們還是主張穩妥起見,不如先撤兵,等敵人疲憊之後再說!撤兵?敵人疲憊?一旦王世充與竇建德會師隻會更強,豈能疲憊?李世民看著三個保守派,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李世民曰:“世充糧盡,內外離心,我當不勞攻擊,坐收其敝。建德新破孟海公,將驕卒惰,吾當進據武牢,扼其襟要。賊若冒險與我爭鋒,破之必矣。如其不戰,旬日間世充當自潰。若不速進,賊入武牢,諸城新附,必不能守。二賊並力,將若之何?”隨即李世民下令,將所部一分為二,齊王李元吉與屈突通一起繼續包圍東都洛陽,李世民則親率驍勇將士三千五百人向東直奔虎牢,目標竇建德!登城眺望的王世充目睹了李世民的東去,卻不知道李世民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已經瀕臨崩潰的他不會想到,他正在眼睜睜地看著李世民祭出了一計“勝負手”,正是武牢這個關鍵的棋子,讓李世民抓住了洛陽之戰的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