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癩子說道:兄弟生長在泰興,曾經聽見有人相傳過在楚州的南門外有一個蓼兒窪,說是當初那水泊梁山的宋江便就埋葬在那裏啦!
眾人聽了,一齊驚喜地說道:原來是宋江的墳地啊!他做了一生的英雄豪傑的事業,死得也是冤苦嗬!他上沒有老下沒有小,也沒有啥子人去看他一眼哩!莫非他今夜托夢來是想要哥哥去看他一下嗎?
大怪聽了,不勝點頭地說道:今人想慕著古人英雄,咱去憑吊他一番也好啊!隻是不知這楚州離這裏有多遠呢?
癩子說道:這楚州就在沿海一帶,要想去的話,也是很容易哩!
大家便環坐到了天明,隻見癩子站立了起來,就向著四處一望去,忙就叫道:隻要在這裏停泊,便就可以到得楚州啦!如若再前去百餘裏路,便就是廣陵界限呐!
大怪遂就吩咐揀找了一個僻靜處將輪船停泊了下來,一時就見眾位弟兄都想要同去,便就一起上岸而走。
一天,隻見大怪,雜千,慶士,千本等四人在前邊先走著,一路隨意地閑談漫走著,兼看一些地方的民風土俗,卻見都是經過了兵火,處處顯現岀荒涼,看得四人各自一陣歎息。
大家走了好一會兒,見前麵的路徑雜遝,便就打算去問人,遠遠地就看見那田間處正有幾個農夫在田地裏忙活著耕種,便走近了前去。
雜千去問道:我們要想到那蓼兒窪去,請問從那條路可以走去呢?
農夫正在埋頭苦幹著,突然就看見有人上來問他這個地名,心中暗暗紮實吃驚,再抬頭一看時,便趕快各自都丟棄下了鋤,鍬等農具,轉身一齊四散逃奔而去。
四人見了感到莫名其妙,卻是不知道是啥子意思哩!到底是咋個回事呢?隻見雜千忙就追趕了上去,便就捉扯住了一個農夫。
說道:我問你一下路徑,你跑啥子跑呢?為啥子要都逃走不說哩?
那農夫被他拿捏住了手,一時也是掙脫不了逃走不去呐!遂就連忙跪了下來,哀求著。
說道:你既然是要問那蓼兒窪地方,那肯定就是那裏的大王頭領了啊!可憐可憐我,上有老下有小,就饒了我去吧!
雜千笑說道:你是不是搞錯了喲?可不要如此認錯了人哩!我們可不是那裏的大王頭領啊!隻是想要去遊玩一番的啦!
農夫聽了,便就站立了起身來,放心地說道:你們如若是要去那裏遊玩的話,我就勸你還是不要到那裏去遊耍了哩!
隻見雜千說道:這是啥子原因呢?你為啥子會叫我們不要去了啊!
農夫說道:這蓼兒窪如若要說景致的話,也就是一窪清水,半壁沙灘,三堆孤塚,幾樹枯鬆,當時也確實是時常還有人到那裏去遊賞哩!也是語重心長地說是去企慕前雄,懷想忠義,到了後來,便就終年開始沒有人祭掃了,以致墓門荊棘,塚墳上榛蕪,便就做了狐、兔,鼠、野狗的藏身之地,遂狐兔東鑿一坑,又被狗鼠西穿一窟,漸漸的就遊人稀少起來,如今是天下荒荒,正是宋和金牢牢交戰之時,我們這楚州雖說現還是宋土,卻早已被一夥強人岀沒了,時常衝撞來懊惱著人啊!
大怪忙問道:這夥強人的頭領駐紮在那裏呢?他們有些啥子本事哩?難道這地方的官府也悶起個腦殼不曉得不言語麼?
農夫說道:這賊頭領便就是占據了這蓼兒窪地方立下營寨來啦!聚了有三,四百名嘍兵,十分的強橫,楚州官府聞知後,也曾經主動派遣兵馬前來捕剿過他們一陣子哩!卻是倒都被他們殺敗的膽怯心驚而逃,如今已再也不敢去惹他們了,隻是牢牢地嚴禁防守住城內。
大怪忙又問道:你可曉得這蓼兒窪的頭領叫啥子名字呢?
農夫說道:咋個不曉得呢?有兩個頭領,一個叫做向天鬧,能配得一手上好的火藥,一個叫做舉當,兩人都有十分的勇力,武藝高強,在此已結為同生死兄弟,一心想要效學這墳塚內死去了的英雄一樣打戰役做事業哩!他二人隻有一件好處,便是見了窮人卻還肯伸手救濟啦!
大怪聽了,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如若去見到了他們,可以不叫他們再來驚恐你們啦!
這時,就見眾位弟兄們都已走到了,也都圍攏來已經聽得清楚明白了,農夫遂就與他們指明了前去的路徑。
隻見大怪,雜千,慶士,千本等便開始設岀了一番計策來,準備著要去收服了這二人,遂就一齊直往著蓼兒窪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