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
1915年9月29日中文打字機獲發明專利1915年9月29日,山東留美學生祁暄發明的中文打字機獲專利。此前,祁暄將自己發明的打字機說明報請留美學生經理員轉詳教育部,請予轉谘農商部。農商部以祁暄所製打字機器,構造完備,運用靈便,所印字跡尚鮮明,特準按照暫行工藝品獎章,給予專利5年,以示鼓勵。
1959年9月29日新中國建成第一座天文館1959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北京天文館建成。國務院副總理陳毅、中宣部部長陸定一、著名天文學家程茂蘭等600多人參加開幕式。
1987年9月29日龍羊峽水電站首台機組並網發電1987年9月29日,舉世矚目的黃河上遊“龍頭”工程——龍羊峽水電站第一台發電機組於23時10分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並網發電。
1994年9月29日安理會決定撤銷對海地製裁1994年9月29日晚,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944號決議,決定自阿裏斯蒂德總統返回海地的第二天起,撤銷以前安理會各決議中對海地的製裁措施。這個決議是以13票讚成,2票棄權得以通過的,俄國、巴西投了棄權票。
9月30日
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保衛戰開始德軍在“閃電戰”計劃破產後,被迫縮短戰線,妄圖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鐵路交通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希特勒認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擊敗蘇軍主力,達到結束對蘇戰爭的目的。
1941年9月30日,德軍對莫斯科發動了代號“台風”的大規模攻勢,妄圖在10天之內攻占它。德軍投入的兵力有74個半師、180萬人、1700輛坦克、1390架飛機、14000多門大炮和追擊炮。德軍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蘇軍方麵總共有95個師、125萬人、990輛坦克、677架飛機、760門大炮和追擊炮。希特勒揚言要在莫斯科紅場上檢閱他的法西斯軍隊。10月2日,德軍從中部突破了蘇軍防線,到10月中旬的兩周之內,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完成了三個大包圍圈,兩個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個在維亞茲馬以西。在這三個包圍圈作戰中,德軍共俘虜663000俄國人。麵對這危急關頭,蘇軍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約80公裏的莫日艾斯克組織了防線,阻止德軍推進。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軍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信心。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周恩來在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提議將“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在天安門廣場”,這個意見得到代表們的一致讚同。9月30日,閉幕式後全體代表在北京天安門外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周恩來代表主席團致詞說:“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全體代表脫帽默哀。
毛澤東主席宣讀碑文後,親手執鍬鏟土,以表崇敬先烈。碑文係毛澤東撰寫,周恩來手書。碑文為:“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1992年9月30日美國將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移交菲律賓1992年9月30日,美國將它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蘇比克海軍基地移交給菲律賓,從而結束了美菲兩國特殊關係的時代。
1995年9月30日我國首次中標國際超大建築設計1995年9月30日,曾經成功設計了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商城、上海大劇院、東方音樂廳等一係列大型建築的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電視塔國際競標中獲勝。這是我國首次中標國際超大建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