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0月9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宣戰,保、塞、希隨後參戰。

1944年10月9日四大國建議建立聯合國1944年10月9日,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正在認真考慮成立一個國際性安全組織機構。在華盛頓特區敦巴頓橡樹園召開的會議上,與會代表將計劃中的這個國際性組織命名為“聯合國”,其宗旨為“調動一切海上、陸地和空中力量維護和恢複世界和平與安全。”

聯合國將責任分派給這四大國,要他們在戰爭爆發以前,而不是在之後,打擊那些具有發動戰爭的潛在危險的國家。

美國總統羅斯福高度讚揚了會議精神,他說:“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都可以確信,在今後,任何可能出現的侵略者都會在其發動戰爭之前被消滅。”四大國沒有簽署任何憲章,但對建立聯合國這一提議的大部分細節取得一致意見。

1986年10月9日蘇聯科學家揭開龍卷風的奧秘1986年10月9日,蘇聯科學家揭開龍卷風的奧秘。

莫斯科理論和實驗物理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地揭示了龍卷風的秘密,龍卷風的破壞規模可與核爆炸相比。他們提出的關於龍卷風內引力——熱過程的理論不僅揭示了這一大氣特殊現象的性質。還可成為解決動力問題的關鍵。

新理論的作者、技術學博士維克托·庫申查明,龍卷風不是如以前人們認為那樣的“塵埃魔王”,它的漏鬥狀漩渦是呈螺旋狀的雨。漩渦內部的旋轉達到超聲速。據科學家計算,當漩渦直徑為兩百米時,龍卷風中漩流功率達到三萬兆瓦,這相當於十座巨大電站的功率。

出現龍卷風之前先形成氣旋,氣旋是冷的和熱的大氣鋒相撞時產生的。如果氣旋在途中遇到積有許多雨的雷電雲、河流和湖泊時,水即被氣旋收走,變成神速的漩流。根據物理學定律可知,這樣形成的龍卷風漏鬥形漩渦會上升到寒冷的大氣上層。水在這裏很快結冰,從而釋放出能量。蘇聯科學家的新觀點促使人們考慮獲得嶄新的動力的可能性。

1989年10月9日我國第一艘可潛式遊艇下水1989年10月9日,我國第一艘集娛樂性、科普性於一體的可潛式遊艇,在漢壽縣船舶修造廠試製成功,並下水試航。

這種可潛式遊艇,是一種適用於公園水庫、內湖等水域的遊樂設備。它可在水麵航行,也可潛入水中航行。

船內可乘坐4人,最高航速為每小時5公裏。

1993年10月9日火焰山腹地發現千年幹屍1993年10月9日,在新疆著名的火焰山腹地,考古工作者新近發掘出10餘具2000多年前的古幹屍,他們全都身著毛皮衣服、鞋子和新奇的毛氈高帽。

在位於烏魯木齊東約300公裏的鄯善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不久前又對吐峪溝兩側戰國時期的26座墓葬作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木、銅、石器隨葬品。

主持這次發掘的考古專家認為,這些墓所葬的人是西漢以前居住於吐魯番盆地的古代車師國人,車師是秦漢時期西域十六國之一。這批墓葬是已發掘的蘇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豐富而珍貴,對研究車師曆史文化和西域當時的服飾、醫藥、農牧生產等,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10月10日

1913年10月10日巴拿馬運河開通1913年10月10日,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彙合,隨7著美國總統威爾遜在華盛頓按下電鈕,點燃了8噸炸藥,打開了巴拿馬運河的最後一部分通道,小船已經可以穿過運河。

進出大洋的較大船隻的通道在幾周後開通。運河工程是10年前開始的。威廉戈加斯醫生征服了瘧疾和黃熱病使運河得以建成。

1925年10月10日故宮首次對外開放1925年10月10日,任何一個北京普通百姓都可以到故宮裏來悠閑地散步了,皇帝生活的神秘感正在漸漸消失,每個人都可以像走在一個小鎮上一樣走在故宮寬大的庭院裏,想象皇帝及他的家族成員們是怎樣在這裏統治著一個帝國的。

10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在乾

清官前舉行隆重的開院典禮。市民自發來參觀者達5萬餘人。典禮由莊蘊寬主持,善後會委員長李煜瀛向大會做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籌備建立情況報告。清室善後委員會通報故宮博物院成立情況,並向在場的人們說,從今日起,這個地方屬於每一個國民了。

1985年10月10日古代印第安日晷遺跡被發現考古學家們在美國伊利諾斯州西南部的一條河穀中修複了一座巨大的古代印第安人日晷。這是一個由40棵6米高的杉樹幹圍成的直徑136米的圓圈,據考證,公元900年-1100年間居住在這一帶的克赫克雅印第安人就是用它來分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確定克赫克雅紀年中的重要日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