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2日美國一公民自焚以抗議侵越戰爭1965年11月2日,一個美國公民在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的辦公室外麵自焚,表示強烈抗議約翰遜政府在越南進行侵略戰爭。

2日下午五點半鍾左右,31歲的諾曼·莫裏森從巴爾的摩市來到華盛頓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門前。他走到麥克納馬拉的辦公室的窗下,點燃了隨身帶來的一瓶汽油和身上浸透了汽油的衣裳,並且高呼口號。

莫裏森自焚後不多幾個小時,他的妻子通過友人向記者發表聲明說:“莫裏森為了表示他對越南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的生命損失和人類痛苦的憂慮,已經在今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抗議政府在軍事上深深地卷入這場戰爭。他覺得所有公民都必須講出自己對政府的所作所為的真實的看法。”

1996年11月2日中國第一家網絡咖啡屋開張1996年11月2日,北京首體西門實華開網絡咖啡屋開張,成為中國第一家網絡咖啡屋,網絡咖啡屋結合了電腦Inilernet全球信息網絡係統與咖啡餐飲文化,兼具休閑娛樂功能,使“泡網吧”成為一種時尚。

1998年11月2日美國發生“蠕蟲計算機病毒”事件1998年11月2日美國發生了“蠕蟲計算機病毒”事件,給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罩上了一層陰影。

蠕蟲計算機病毒是由美國CORNELL大學研究生莫裏斯編寫。雖然並無惡意,但在當時,“蠕蟲”在Internet上大肆傳染,使得數千台聯網的計算機停止運行,並造成巨額損失,成為一時的輿論焦點。美國6000多台計算機被計算機病毒感染,造成Internet不能正常運行。這一典型的計算機病毒入侵計算機網絡的事件,迫使美國政府立即作出反應,國防部成立了計算機應急行動小組。此次事件中遭受攻擊的包括5個計算機中心和擁有政府合同的25萬台計算機。這次計算機病毒事件,計算機係統直接經濟損失達9600萬美元。

11月3日

1987年11月3日聯合國向袁隆平頒發科學獎1987年11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向中國專家袁隆平頒發了1987年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培育高產雜交水稻方麵取得的卓越成果。

當年57歲的袁隆平是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他長期從事雜交水稻培育工作,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培育出一係列強優勢的雜交水稻組合,並在農業生產上大麵積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在美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試種均取得良好的結果。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在頒獎儀式上發表講話時指出,袁隆平的科研成果是繼70年代初國際上培育半矮稈水稻之後的“第二次綠色革命”。

1991年11月3日我國人體標本陳列館建成1991年11月3日,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體標本陳列館”在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建成。該館擁有精美、高質量標本約1000件,包括骨、關節、肌肉、內髒、血管、淋巴管、腦脊髓、神經等人體各個部分。此外,還有成套的人體斷麵標本和獨具特色的各種管道的鑄型標本。人體內各種管道如動脈、靜脈、氣管、支氣管、膽道等,經用不同顏色鑄型劑鑄型後,器官內各種管道清晰可辨、一目了然,猶如一件件玲瓏剔透的藝術珍品。

1995年11月3日支誌明成為港澳地區首位中科院院士1995年11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宣布的新一批院士中,香港大學化學係教授支誌明,成為港澳地區首位當選者。而他37歲的年齡,在579位中科院院士中也是最年輕的。

11月4日

1922年11月4日埃及法老圖坦哈蒙墓發現英國考古學家卡特在埃及底比斯的古代王陵地區經長期探測發掘,於1922年秋,找到一座古埃及王陵。11月4日,他在這座墓道盡頭打開墓門小孔,發現墓門封印,確定為古埃及18王朝末帝圖坦哈蒙(約公元前1361年一公元前1352年)之陵墓。

圖坦哈蒙10歲繼位,在位9年即去世,其葬儀之豪華和隨葬品之豐富為現今所知的一切古代墓葬之冠。棺槨內外8層,外4層為木製聖櫃,用石英岩雕成的內槨,槨內置3層人形棺,外兩層為木質貼金,最內層為純金製成,重60公斤,每層棺上均有大量金銀珠寶,雕鏤精細。棺內木乃伊遺體還罩有金麵具,配以鷹、蛇表征的王徽,刻製之華美為世所罕見。墓內隨葬品數以千計,包括金銀家具、雕像、武器、王杖、包金戰車等,曆十餘年才清理完畢。現墓內金棺、金麵具和隨葬物陳列於埃及開羅博物館,被公認為古埃及文物中最珍貴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