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1月17日美國正式承認蘇聯1933年11月1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美國正式承認蘇聯政府。羅斯福與蘇聯外交部長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的廣泛接觸終於打開了雙邊關係大門。羅斯福向200名記者宣讀了他寫給利特維諾夫的信:“我相信我們兩國人民會永遠保持正常、友好的關係,我們兩個國家將為相互的利益和維護世界和平而合作。”
1957年11月17日鄭鳳榮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紀錄1957年11月17日我國運動員鄭鳳榮在北京以1.77米的成績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紀錄。這是我國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第一次創造世界紀錄。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於1958年1月14日在倫敦宣布正式接受這一世界紀錄。
1969年11月17日美蘇關於限製戰略核武器會談1969年11月17日,美蘇兩國代表在赫爾辛基開始第一階段談判。共舉行7輪120餘次全體會議,最後擬定《限製反彈道導彈係統條約》、《限製進攻性武器的某些措施的臨時協定》和一係列補充議定書。由於美蘇雙方都擁有大量戰略核武器,同時反彈道導彈耗資巨大,雙方都不準備大量發展,因此所謂“限製”對雙方均無多大實際意義。
1989年11月17日我國首台小巨型電子計算機問世1989年11月17日電,國內第一台小巨型電子計算機-NS1000小三型機,由北京信通集團和北京大學計算機係合作研製成功。
1998年11月17日中國第一次網絡直播天文奇觀1998年11月17-18日,爆發繼1965年以來的20世紀罕見的獅子座流星暴雨。上海網站“上海熱線”在網上實況直播了流星雨爆發盛況。自17日下午5時以後,尋訪流星雨站點的人數以每小時一萬人次遞增,至18日淩晨3時,從“上海熱線”主頁點擊進入流星雨網站突破30萬人次。
“上海熱線”是繼新浪網的前身——利方在線在網上直播世界杯後第二個從事網上直播業務的中文網站。
11月18日
1901年11月18日英國同意將運河權交給美國1901年11月18日,英美簽訂第二個海約翰——龐斯福特條約,英國同意美國在中美洲修建並管理運河的權利。但是,這項條約規定,運河必須保持中立,必須在同等條件下對兩國的船隻開放。
如果不是美國參議院對第一個海約翰——龐斯福特條約提出修正案,美國早就得到條約中提到的大多數權利了。1899年,國務卿海約翰同英國大使龐斯福特勳爵就蘇伊士運河有關規則達成了第一個條約。第一個條約中最重要一條就是不可在運河地區設防。
美國參議院堅決主張在中美洲地區的運河設防,因此對這一條約提出修正案,英國拒絕接受修改過的條約。這天簽訂的這一條約,沒有明確地禁止沿運河設立軍事設施。
1918年11月18日拉脫維亞宣告獨立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拉脫維亞人民積極展開爭取獨立的鬥爭。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仍在進行,拉脫維亞被德軍占領。1918年11月,德國戰敗。拉脫維亞立即成立人民議會。11月18日,人民議會宣布拉脫維亞獨立。不久,西方大國也相繼承認這個新國家。
1974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首次訪日1974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福特在《日美和好條約》簽訂120周年之際訪問日本。
這是美國現任總統第一次訪問日本。福特拜會了日本天皇裕仁,同田中首相舉行會談。11月20日,日美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兩國在政治和經濟方麵存在著許多共同利益,今後要加強相互間的磋商與合作。這次美國總統訪日說明,日本正在由依賴從屬美國地位轉向平等夥伴關係。
1984年11月18日飛樂音響公司發行中國第一批股票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公司委托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這一舉動甚至驚動了世界證券市場,從而也在相當的程度上印證了外界對中國必將以更大步伐走向市場經濟,全麵推廣企業股份製改革,開放證券市場的預測。就在這年的國慶節,鄧小平堅定地說:“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妨礙我們前進的現行經濟體製進行有係統的改造。”後來,鄧小平曾將一張飛樂股票作為禮物送給來訪的美國總統布什。
1987年11月18日廣州移動電話網開通1987年11月18日,具有80年代國際水平的珠江三角洲移動電話網一期工程竣工,在廣州開通使用。
珠江三角洲移動電話網的建設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是廣州工程,第二期是珠海、深圳工程。廣州係統於當年八月開始安裝,經中外工程技術人員的通力合作,用三個月時間全部安裝調測完畢,交付使用,它標誌著廣州開始進入立體通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