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兄弟們也都走散了,阿義和天明也不知道怎麼樣,四鬼神去哪了”?一旁坐在火堆邊上的阿武嘟囔道。
他那憨厚的模樣,其實阿仁知道,他是擔心自己的兄弟,苦澀的微笑道:“放心吧,兄弟們估計都很好,再說了,就算有什麼危險,以他們的身手打不過還是可以跑的嘛”。
阿仁的話像是在安慰阿武,也像是安慰自己,言罷,背靠在土坡上麵看著那毫無色彩的天空,心裏複雜的難以言喻。
昏迷中的修安靜的躺在火堆旁,仿佛睡著了一般,經過對巴頓的打鬥,巴頓幾乎每一招都傷及修的府髒,看似修把他所有攻擊都抵擋下來,但是巴頓的攻擊仿佛有餘波似的,震的修五髒六腑亂顫。
修深度昏迷,沒有任何的意識和思想,他並沒有感覺到,家族的古武術,《戰天訣》仿佛熒光一般顯現出來,在外麵沒有任何人能夠看到,隻有那絲絲的熒光仿佛一條小溪流,在修的周身纏繞,每經過一處地方,修身上的傷口,所損壞的筋脈便好上一分。
大約過了一刻鍾的時候,那點點的熒光,順著周天的穴位慢慢的彙入修的丹田之中,修那原本昏暗仿佛隨時都會滅了的金丹,瞬間變得光彩奪目,發出陣陣的金光,將整個丹田照的無比的明亮。
隻見家族之中的《戰天訣》仿佛有人在翻動一般,隻見書頁不斷在翻動,一層一層的,每一層都會湧出幾行字跡,字跡成金黃色,在空中閃耀。
終於書頁翻動停了下來,隻見那字跡旁邊有一行小字,第一重《噬鬼》,後麵便是注解,魂魄乃是天地能量的結進晶。魂是人的精神的分支,其魂有三,一為天魂,二為地魂,三為命魂。人內在的管理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孔穎達疏:“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參閱晉葛洪《抱樸子·地真篇》及《雲笈七簽》卷五四《說魂魄》。
而噬,顧名思義就是吞噬,魂魄本身就是能量體,對修真者有這極大的作用,鍾馗吞鬼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鍾馗》:“《爾雅》雲:‘鍾馗,菌名也。’《考工記》注雲:‘終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稱。俗畫神執一椎擊鬼,故亦名鍾馗。好事者因作鍾馗傳,言是未第進士,能噬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訛矣。”
噬鬼就是吃鬼。而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魂魄。神話故事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民間傳說他係唐初終南山人,生得豹頭環眼,鐵麵虯鬢,相貌奇醜;但很有才華,滿腹的經綸,且為人剛直,不懼邪祟,擅長驅妖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