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2)

這本書原來的名字,叫做《清蒸漢朝》,後來改為《漢朝的密碼》。

我以為,一個能將曆史與食物聯係起來的作家,想必他對曆史的熱愛是深切而誠摯的,因為在他眼中,曆史乃是一種美食;或者說,曆史對他而言,如食物一般重要。在我看來,寫史是一種文化的烹飪,而讀史則是享受智慧的大餐。如此,作者完成此作時的心態,和一位大廚將精心烹製的菜肴端上來給客人們品嚐時的心情,大概也相差無幾;而讀者在翻開書頁的時候,或許也會有品嚐佳肴的驚喜吧!

但是,這道菜好不好吃呢?這本書好不好看呢?

對於一本曆史題材的作品而言,讀者的要求可不僅僅是好看而已。他們或許會問,這一段曆史的述說客觀真實嗎?作者提出的見解精辟得當嗎?對於熟悉漢朝曆史的朋友,他們又希望從作者的書中得到什麼收獲呢我?

不錯,曆史可以寫得很好看,甚至可以寫得很搞笑。如果是一部架空或者穿越的曆史小說,抑或是戲說、歪批之類的作品,好看、好笑、好玩,這“三好”或許就能滿足讀者的需要了。但《漢朝的密碼》不是這樣的一部作品。雖然它不乏一些幽默的話語,偶爾也穿插一些現代詞彙,甚至有類似後現代式的話語表達,但本書的看點並不在此。

“我的想法是寫探求真實而好看的曆史。”司馬路常這樣說。

我說,這很難,因為:第一,要把曆史寫好看不容易;第二,在探求曆史真實的同時又要好看,這就更難了。

《三國演義》好看不好看?好看,但那是三分史實,七分虛構。

那《三國誌》夠真實了,但買這本書的人又有幾人能堅持讀完?

曆史的真實,不是說正史上寫著的就是真實的曆史。曆史的真實,是一個探究、推理、論證,最後逐漸接近相對真相的過程。道理並不複雜,也確實可以一試,譬如登山,努力攀登、縱使不能到達山頂,總強似呆在山腳下誇誇其談。

司馬路的想法,大抵如此。

那麼,這本書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閱讀樂趣呢?

假如把秦、漢這一段曆史比喻為一座山,那我們似乎都已經飽覽了這山上的美景。但是,司馬路卻戴著草帽、沾著晨露地從斜刺裏殺出來說:“跟我來,我帶你們去看這山真正的美景!”

譬如:

身為法家巨子,韓非為什麼會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國?

荊軻刺秦王,他的失敗背後隱含著怎樣的內情?

和中原小國相比,楚國堪稱古代的超級大國,然而這樣的龐然大物,為什麼也阻擋不住秦國的進攻?

秦吞並六國,難道僅僅憑借的是強悍的軍事力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