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大河(1 / 1)

一條蜿蜒的河,它有名字。其實隻是小溪吧,兩米寬的清澈水麵深淺不一,很多時候隻是河床上薄薄一層。

河水沿著山勢一路向下,順著水底石頭的凸起不斷改道,就是因為那些大大石頭啊,所以我們叫它大石頭河。一直走,它叫情人河。

它有很多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先輩初來乍到時開荒的岸灘。它有傳承,是源源不絕的溪流大大小小的彙聚,也是河邊一排排水磨坊帶來的記憶與便利。

很久很久,先輩把穀物糧食在磨坊裏加工,水推動著磨輪,那是一片片連接的木板,借得水的力量去推動石磨、石碾、水車。我們喝著河水,河邊種著桃木、柳樹、核桃樹。這些都隻是傳說,因為太遠了,遠到記不清年歲。那時候的河裏都是魚兒泥鰍,魚兒也沒有鱗片卻比泥鰍狡猾,他們也喜歡捕魚,可是魚一直很多。

這裏的河家鄉河流中的一條,也是幾條,他們合流分流最後一直遠去。

後來,祖輩的記憶裏,岸邊的人家稀稀疏疏,不過山腰間也已經有人建房了,我家也在此列。從山腰往下是層層疊疊的梯田,水流最後彙向小河。一片片歡聲笑語,伴著日出日落。在那個遙遠的過去,聽說還是一方地主,不過這個荒唐的問題沒有人證實過。沒有見過任何好處,卻苦了後來我的父親和叔伯,那是一把叫做階級的大鎖。

聽說以前大河是真的大河,水量充沛,岸邊都是大片良田。再後來些,聽說再山裏建了許多紙坊,每天都有新鮮的竹子被砍伐作為原料也有許許多多的大樹變成了柴火。最後,在複雜的工序之後變成一摞摞草紙被馬幫換成糧食錢財。

外公就曾經是馬幫一員,牽著騾馬運送了多少貨物,做了一輩子。有一種野菜和紫金澤蘭很像,他們曾經也吃過,那時候是苦難的。外公說,紫金澤蘭就是他們小時候過來的。我不能想象,沒有它的家鄉是什麼樣子。因為現在的家鄉空地裏如果有植物,那一定就是它,山裏,都已經開始有著他們的足跡。現在的它沿著河包圍著紙坊舊址、人家,無處不在。

我見過很多紙坊舊址,有一所在我8歲時還有屋頂,那時候其他的都隻剩下石頭堆砌的圍牆和一口口大石水缸。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個巨大的木桶,聽說那是煮原料的地方。

我爸說,他還小就在紙坊裏隨大人打拚。他還記得那些工序,那些辛苦。

當然,還有那一片片斑駁的石灰印,它造出了紙,傷了造紙人的皮膚也殺死了魚。我爸說,後來,河流上半截沒有了魚。不過,那時候,兩邊山穀裏一排排竹子沒有少太多,那些樹木在支持了我們許多年之後依舊茂盛。

再到父親,父親長大了,拿過山裏許多野菜野果。山裏有很多樂趣,很多辛苦,隻不過,紙坊消失了,可惜魚兒也沒有再回來。那時候,人越來越多。

附近的樹木砍伐的多了,為了取暖、烹飪、建房。山林,挺住了,很多梯田不再種單一的稻穀,慢慢消失了很多,變成了麥田或者其他……大河不大了,有時候是動物屍體,一陣一陣惡臭,更多是瓶瓶罐罐,關於農藥。

一點點,一點點改變,就是多了幾個瓶瓶罐罐,再後來,多了些玻璃瓶,裝酒的。然後有了叫塑料袋的東西,花花綠綠掛在岸邊,有的已經長著棕色苔蘚。

後來,有了我。

我聽說,爸爸小時候在下遊抓魚,裏麵魚非常多,可是他們不喜歡吃,因為家裏沒有油,魚做出來沒有香味。我也聽說家鄉油坊裏榨的油特別香,雖然少,但是一滴就能是湯變成美味,他還說,那時鹽要燒過才下鍋……

我長大了些,看見人們砍伐竹子,然後竹林退了,到了山的那邊。山梁被放養的黃牛踏得光禿禿,矮矮的竹叢就要消失了。我也沒有見過那些很多的小魚兒,因為有了捕魚器,他們也快要消失了。

有一年,茶葉好貴,然後大片樹林消失了,滿目瘡痍的大山有了黃灰色的斑塊。然後,是核桃。核桃占領了大大小小的土地,搶奪了果木的地盤。我隻能看見,發芽時村落躲藏在綠色之下。落葉時,滿山都是灰撲撲的景色,就像是石板廠剝落的碎石堆,沒有生機,沒有美。

小河,多了玻璃屑。

不在了,水磨坊的靈魂,大山的靈魂。

今天,沒有人去砍伐了,可是,它依舊一片灰色,空氣中還是發動機的黑煙。石油就要消失了,可是短短幾年的影響卻還沒有消失。

一點點,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