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在詩翁家聽來的故事 第一節(1 / 3)

這天春雄在家裏,閑著無事的時候,突然他有個朋友叫春,是本鎮詩社裏的成員。

他來春雄家叫說:“今天是我詩社集中開會發書的日子,要不你跟從我去看看,那兒很是熱鬧,或者你在那遇到更多人,能認識他們,這對你的推銷行業說來是有好處的。”春雄被春如此一說,也就心被說活了,於是就跟從他去參加詩社集會。

春帶春雄到一間舊房子裏,這裏來了不少的人,有男的,有女的,大多是五十開外的人了。這舊房子,不很寬敞,牆壁上全掛滿了詩畫,房子是長方形的,南邊是一條長長的玻璃櫃子,櫃裏放了書和各種各樣文化用品。春雄一進門就在對著大門北邊的靠牆的沙發上坐下來。

整個房子都坐滿了客人,大多數是拿來凳子圍坐那個圓桌子前。因為那張圓桌放滿了書,那是新出版的詩。春雄也過去一看,隻見那是一紮詩集,名叫《格光詩集》。

這本詩集是格光老板出錢的,他是本地最先的富裕者。本地那些文人墨客,他們喜歡詩對,就結夥吟詩作對,可畢竟是一批文人,他們大多是窮書生,於是為了開一次詩會,他們由頭兒組織人員到那個格光老板處要款。

這幫詩人的頭兒叫義,他擇個好日子,正是格光老板在家裏休息的時候,義帶著幾個能說會道的詩人到他的家裏來。

當然,義早早叫人約好,他到來時,格光老板就招呼他們坐下。這格光老板,又叫偉,他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富有的老板,現在他家住的卻是不一般的,那廳堂又高又大,布滿了高檔的家具,地板是一級的裝修,這些文人見到如此的場麵沒有一個不嘖嘖稱讚的。

其中有一個他著的是很汙髒的鞋子,他見那地板光亮如鏡,就生怕弄髒了,也就放好鞋子,赤腳進去。坐在那個高檔的沙發上,這些詩人們覺得舒適不過了,他們大多數隻是覺得新奇,那眼睛四顧,看了過夠以後,就由義與格光老板對話。

義清清嗓子就說開了:“我們本地,文化底蘊深厚,多出文人墨客的地方,現在國家正改革開放,百業俱興,文人會集,就要為國家經濟騰飛,國家的興旺發達,大力頌揚。還有現在不少老板富了不忘家鄉的建設,捐資集體,多做好事,這些都是我們詩人們的歌頌對象。

可我們這些人隻是文弱書生,活動難以有經費,你格光老板能慷慨解囊為我們出資搞活動和出書報,那就是我們文人的大幸,我們就終身難忘了。這當然也當作你對本地文化建設的支持,將得到更多的民眾愛戴。”

義說到這,那些跟從去的詩人們,就在一旁返投之以笑臉表示討好。他們一齊說;“義翁說得對,義翁說得對,你肯出資為我們詩人們搞活動,我們是多麼的感激。”

看看一張張的笑臉,那格光老板,心也樂了。他本人讀書很少,可今天這樣文人來他家作客,如此的討好,怎不叫他樂開了?

他於是說;“好啊,你們結集詩社,要搞活動的資金,我就給你出吧,出書報的錢也由我出了。以後你們有什麼困難,隻管說來,我盡力資助你們搞文化事業。”

聽他如此說,這些文人們高興得從坐位上跳了起來,有的還豉掌對格光老板的說話表示謝意。隻這幾個文人去格光老板處一說,就得到很好的結果,那就是他們的活動經費有了。

這次第一本詩集就是格光老板資助出的,這些文人為了感激他,就以他的名作為詩集的名稱。

現在是詩集印刷出來了,大家就來義處領取,義這詩社頭兒,還要在今天開個會議,所以大家一齊到來。現在春帶春雄來時,已人數差不多到齊了,於是義就開始說話:“大家都到齊了,現在就開始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