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群眾回家來,三五成群,繼續議論當天春雄說的那件大事。
有的群眾想,建高層樓盤讓村子裏的人住,眾人住在此美觀寬敞的房子裏,而且又是在空氣清新,樹木蔥鬱的花園中間,如此的好環境,當然是好,可他們自已的占有的獨立房子沒有了,有的又是祖房,有懷舊的心情在裏麵,一下子全在這新農莊的建設中全部消失了,為了那片情,真叫人舍不得。
這樣群眾反複地思考,總覺得一切照舊好得多,又何必花那麼大的力氣,那麼多的精神建設那些高樓大夏住著呢?
他們內心非常反感,再細想,他們覺得春雄花那些錢是在做傻事,自已有錢做什麼公益啊,分給眾人總比如此花掉好得多。可另一部分人卻是盼望有高樓大夏住,想著如果真的建成象城市那樣的群樓,住起來舒適怡人,真是再幸福不過了。
春雄竟慷慨地拿出了那麼多的錢,為村中人的生活質量提升,真是功德無量啊。這部分人想著想著,陶醉在那美好的前景中。當他們一聽說有人反對春雄的計劃時,非常氣憤,覺得那些反對的人真是糊塗極了,怎麼有好的環境讓你居住,卻不同意建設呢?
人是向往那美好的圖景的,怎麼當身處如此的好環境中卻把它推卻呢?真是豈有此理!這些希望春雄早日實現那設想的人,就在村子裏大造言論,遊說建新農村的好處。
於是村中的大多數人都聽信他們的說話了,真切地希望實現春雄的設想,他們現在的心中非常明白,那城市的生活才是他們所向往的,那是繁華的好去處,那裏的人生活質量比農村好得多。
他們心裏早已向往那大城市的生活了,現在在春雄的幫助下能實現那個美好圖景,怎麼可不要呢?多數人細想起來,都支持春雄的做法了。
村子裏兩中意見的人相互爭論,下不了台,雖然那大部分的人是同意春雄的設想,可還是有一部群眾不同意,這就會影響工作的開展。
再說,如此的大事情必須所有的村民同意,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合作,隻有這樣的情況下,春雄花那大錢投入方是好事情,要不,他也不想花錢的。此事傳到上級領導處,他們於是過來與群眾做思想工作。
因為他們覺得,在政府一分錢也不花的情況下,能為本管區做個新農村示範新村,這再好的事沒有了。隻要春雄樂意投入,群眾在此方麵是大的得益,怎麼不同意辦此大事呢?
再說如果真的把此大事辦好,在他們所轄的管區內,有此新農村模式,還不是自已的功勞?領導們如此的一想,覺得此事辦成無論對那方都是好的,何樂而不為?他們於是就到春雄的村子來做群眾的思想工作。
上級領導到春雄的村子,先是調查了解,看看誰還不同意建新村,他們就發動所有的村幹部和轄區部分幹部過來向群眾一個個談話,一個時期春雄的村子裏住滿了工作組,通過耐心的向群眾解釋和說服,那些頑固的村民也同意了。
聽說村民同意建新村後,春雄就擇過日子開始動工。動工之前,他把上級領導叫來開會,連同村子裏的幹部和要人,一起商談動工的過程。原來,要把小村拆舊建新並非易事,要來個全盤規劃。
尤其是村子的周圍,是荒坡,那上麵有不少墳墓,這一層更要處理好。因為農民的習慣思想,祖墳是要處理好的,這是他們心係所在,這是他們對先人紀念所在,有的更是希望先祖保祐他們富貴,這更是不能輕易觸動他們的祖墳。
如此一層,春雄就更加要考慮在內了。可他們同意建新村了,這就是前提條件,就得把這些祖墳移葬它處,於是就有賠款的問題。如果賠得太多了,春雄這方的錢就不夠用了,於是還要各方找群眾商量此事。
那些幹部們聽春雄如此說了,就分頭到各家各戶發動群眾,談說遷墳的事宜。
大部分的村民很自覺聽從領導安排,個別的群眾真的是想在遷墳中大撈一筆,於是那些領導幹部們就反複地說出利害關係,他們從春雄的慷慨捐資說起,說到如果能早日建成新村,給村民帶來非常大的利益。
多方麵勸導,那些群眾隻好聽從安排了,遷墳之事終於得到解決,至此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春雄就籌劃了動工的典禮。
這天,天氣晴和,秋高氣爽,春雄就開始了舉行了開工的典禮。禮台是臨時築造的,這天禮台的前麵是個紅色的環形氣球,上麵寫著:“沙嶺村新農村群樓建造動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