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氏兄弟來到山洞之時,弘曆恰巧剛好離去。風念南內力耗盡,自然不能反抗。二人知他武功高強,所以一下來便下狠手。哪知風念南一點既中,二人心中大喜,將其放在麻袋之內,抗起便走。山姑恰巧此時醒來,見到此景,怎不著急。他不知二人為何要劫走風念南,本待大喝,但一運內力,居然渾身沒有一點力氣。她知此時若是叫喊,不但自已性命不保,不定來人狗急跳牆,將風念南給殺了。好在此處是苗嶺。山姑熟悉地形,知道若想把人帶下山去,勢比登還難,所以她沒有叫喊,而是悄悄的跟了上去,趁有機可乘之時,再方便行事。
他一路跟蹤,見二人出了禁地,她不禁一陣躊躇。她曾誓在此侍候風念南,不出禁地一步,但此時緊急之時,雖然猶豫,但一想風念南若被抓走,自已呆在此處也無意義,隻是稍一停頓,又向二人跟去。
哪知二人走來走去,居然來到阿科斯住處。山姑現阿科斯住處除了數十個漢人之外,居然逼問風念南的兩位皇孫也在此處。那二人到了阿斯科處,衝兩位皇孫拱手施禮,甚是恭敬。而那兩個皇孫與阿科斯談笑風聲,顯的關係甚是融洽。山姑見到此情不由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劫走風念南之人居然是阿科斯主使,更是不敢顯身。
原來阿科斯也得知雍正離開京城的消息,他心思與弘明弘皙一般無二,也覺得此時是個起兵造反的絕佳良機。所以二人向他提出當既帶風念南下山,他也點頭同意,二人既然得了遺詔,風念南留在此處已經無用。他見風念南帶到,當既親自護送二位皇孫下山。
山姑見阿科斯也知二人擄走風念南之事,恐怕讓苗人施救隻怕指望不上,當既心中一思,決定趁諸人鬆懈之時,一人將風念南救出。當既也悄悄的跟了上去,她擅易容變臉之術,自然跟蹤之時無人查覺。見這幹人下山之後,一直向北而去,而且馬不停蹄,趕路甚急。她尋不到良機,心中甚急。
不知不覺,她一路追至京城,這幹人到了京城一所王府麵前,徑直而入。山姑見府內外把守甚嚴,不敢造次。在王府不遠處尋到一處客棧,暫且住下。到了晚上之後,她妝扮成守軍模樣,悄悄的潛入王府。王府甚大,她找了半也未尋到風念南關在何處。
不覺間見一所房內燈火通明,裏麵爭吵之聲甚大,她想從諸人口中探聽到風念南關押的消息,便悄悄來到門外偷聽。見裏麵有人道:“三皇子,你此時還不下令,隻怕錯過良機。”另一個聲音道:“皇阿瑪不在,調兵之事我怎麼敢擅作主張。”又有一聲音道:“就算你皇阿瑪在又如何?他的眼中隻有四皇子,哪還把你這個三皇子放在眼裏。他讓四皇子出外曆練,卻命你不得離開京城,隻怕將來皇位便要傳位給四皇子。我們兄弟平日裏與你交情不錯,所以特意把你請來,是想扶佐你登上皇位,若你不思進取,我等也是失望之際。”
原來屋中談話的正是弘明弘皙和雍正的三皇子弘時。皇長子與次子俱已夭折,按照慣例,應當由三皇子弘時封為太子,但雍正心中對四皇子甚是鍾愛,弘時心中對雍正和弘曆甚是不滿。弘明弘皙知其心思,故平時經常拉攏弘時,以作利用之用。此時二人正準備造反,在回京路上已命人通知噶爾丹策零與七世**,命其出兵攻清,七世**在噶倫阿爾布巴叛亂之時,曾受過清人之恩,故隻觀望,瞧時局變化,而噶爾丹策零野心勃勃,早有反叛之心,接到書信,當既派大策零敦多布二人,率兵三萬,越過阿爾泰山向東進攻。
雍正之前曾對清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下令,若碰到準噶爾兵騷擾,不許迎戰。但弘明弘皙為了牽製清軍兵力,自已好謀其大事,故把弘時請入府中,勸他下令傅爾丹迎敵。
弘明勸道:“三皇子,皇上不在,此時可是你大獻身手的好機會,否則讓準噶爾長兵直入,而朝廷卻拿不出個主意,恐怕等皇上回來,隻怕更不喜你。”弘皙道:“不錯,此舉不但可以讓三皇子在朝中樹立威信,而且準噶爾部不過是些散兵遊勇,不堪一擊,若一戰得勝,隻怕那些將軍士兵也會敬佩三皇子英明神武,三皇子若得到這些人的擁戴,皇上之位還怕爭不過四皇子嗎?”
二人左一言,右一言,把弘時的心神蕩漾,飄飄若仙。到了最後,他的拳頭猛的在桌上砸道:“既然兩位皇兄話到這個份上,我就作一次主又如何。”弘明弘皙見將他動,不由相互一笑。道:“三皇子,皇上不在,你現在便是皇上,明日便可召集百官上朝議事,若有非議者,肯定便是四皇子的人,到時盡管殺了。”弘時聽了此言,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