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舉世震驚的空難——1985年日本航空公司發生“12”空難(1 / 2)

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100SR班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大阪,當飛到長野縣上空時突然在空中破損墜落在一個山坡上,機上509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中有520人遇難,4人獲救。

1985年8月12日下午6時12分,一架滿載旅客的波音-747客機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離陸,向大阪方向飛去。

被稱作“空中公共汽車”的波音-747飛機共有550個席位。這架剛剛離開羽田機場的日航123班機上,載有505名乘客和19名機組人員,共524人。

26歲的空中小姐落合由美坐在機尾部56-C的位子上,突然聽到頭頂上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她驚恐地抬頭一看,機尾頂部出現了一個直徑約1.5米的大洞,機尾部洗手間的天花板也跟著飛落,隨後一大股白霧從洞口湧進機艙。與此同時,乘客座位上方的氧氣罩自動垂落下來,廣播中出現要求乘客戴好氧氣罩的播音。當飛機發生意外事故時,這些程序是自動進行的。

這一巨響發生在下午6時25分,飛機從東京羽田機場升空後剛剛過了13分鍾。飛機飛到了大島以西,並已爬到2.4萬英尺的高空。東京航空交通控製中心也同時聽到123班機駕駛員用英語說:“哎呀!出問題了。”兩分鍾後,東京航空交通控製中心的雷達顯示屏上,出現了表明發生緊急情況的密碼信號“7700”。航空控製中心立即問:“收到了緊急信號,是正確的嗎?”123班機回答:“正確。”高濱機長要求降低飛行高度,立即返回羽田機場。

東京航空交通中心接到123班機要求返回羽田機場的請求後,指示該機調頭向東返回。但其後兩分鍾的雷達記錄卻表明該機並沒有向東,而是朝西北方向飛去。高濱機長說要降低飛行高度,而實際上飛機反倒由2.4萬英尺升到2.49萬英尺。東京航空控製中心再次指示123班機90°轉向,但高濱機長說:“飛機已不受控製。”

事實上,在落合由美聽到那聲巨響時,包括飛機方向舵在內的飛機垂直尾翼的大部分已在空中分解脫落,發生嚴重事故。但在機艙內的高濱機長並不知道是尾翼已失去,以為是後機艙門脫落或是液壓係統出了毛病,因而使飛機失控。

高濱和佐佐木用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即到了下午6時31分才好不容易把飛機由2.49萬英尺下降到1.19萬英尺。又過了3分鍾後,航空交通控製中心通知123班機說該機距名古屋機場72英裏,問是否願在名古屋機場降落,高濱機長仍要求在東京羽田機場降落。高濱機長的選擇是有道理的,名古屋機場雖近,但羽田機場跑道長,而且安全設施完備,有利於應付出現的緊急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