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6日,中國大興安嶺地區突發特大森林火災,大火肆虐27個晝夜,吞沒70多萬公頃森林,3個城鎮變成廢墟,193人喪生火海,6萬人無家可歸,幾百公裏的鐵路線、2488台各種設備、325萬公斤糧食、61.4萬平方米房屋在大火中灰飛煙滅。大興安嶺森林火災是我國建國以來毀林麵積最大、傷亡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特大火災。
火災災難始終伴隨著人類,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
1987年5月6日,中國國家氣象局的衛星雲圖上驀然多出三個鱷魚眼般的紅圈。在中國林業部直屬的大興安嶺森工地區,發生了特大森林火災。
大火造成的災難及損失都是空前的。在這場持續27晝夜的大火中,101萬公頃(其中有林麵積70萬公頃)地麵慘遭火劫,85萬立方米木材場存材被燒,6萬多人無家可歸,他們的房屋被夷為平地,從塔河到古蓮的幾百公裏鐵路沿線被大火洗劫一空,2488台各種設備、總長1340米的67座橋梁、483公裏的通訊線路、284公裏長的輸電變電線路、325萬公斤糧食、61.4萬平方米房屋、193人的生命,在一場大火中灰飛煙滅。受災群眾10807戶,56092人,受傷226人。大興安嶺森林資源的1/19從地球上永遠消失。這場大火改變了大興安嶺森林麵積居中國之首的曆史地位,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毀林麵積最大,傷亡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特大災難。
大火起因皆由缺乏起碼的防火知識和嚴格管理的“盲流”人員。
1987年5月初,大興安嶺森林的生態氣候已經非常嚴峻。自1985年底以來,漠河地區僅下過一場透雨,整個地層含水量已至極限。進入5月,大興安嶺氣候更加異常。往年“五一”節前夕應時而來的大雪始終未下。往年5月初的白天最高氣溫都在攝氏二十度以下,而此刻最高氣溫已超過了二十六攝氏度。少雪高溫,樹林、灌木叢、雜草地含水量太低,幹燥異常。一遇火星,燃勢將難以控製。
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西村吉鎮北的河場清林作業員王某、傅某無視林區中“不許帶火上山,不許在山上、林場用火”的禁令,休息時用火柴點燃香煙,吸完後,未踩滅的煙頭在工作人員離開後,引燃了枯葉、雜草如灌木,火焰進而向林梢順風竄去。此時是1987年5月6日午後一時三十分。
同日下午3時30分,古蓮林場五千線11公裏處做割草作業的汪某,因使用割灌機不當,使汽油溢漏,引燃枯草、灌木,又因為缺乏起碼的消防教育,用衣服扇火,火越扇越大,慌亂中向營業段求援時,火焰已竄上樹冠,難以控製。
同日火災嫌疑人還有西林林場的郭某割灌作業時機器跑火;興安林場的李某清林作業時抽煙後未掐滅煙頭。塔河林業局內的一處山火,火因待查。
就從人的腳下開始,大興安嶺的五個地方:古蓮林場、河灣林場、依西林場、興安林場和盤古林場幾乎同時起火。其中,古蓮林場的火發展最快、危害最烈。百餘米高的大火,在九級大風中向漠河縣城奔撲而至。即將遭難的漠河縣二萬多人此時卻還在聽縣廣播站關於古蓮林場火勢已經得到控製的通知。直到親眼看著大火鋪天蓋地地燒進縣城,人們才開始四處奔突,於是出現了慘不忍睹的人間悲劇——